[实用新型]一种油水过滤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7010.7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9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亮;黄昊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市黄河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0;C02F1/28;C02F1/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过滤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水过滤回收装置,属于油水过滤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油水分离箱,所述油水分离箱的侧壁上固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轴的一端固接,所述蜗杆轴分别与蜗轮a和蜗轮b相啮合,所述蜗轮a固接在连接轴的一端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上固接有转盘,且转盘侧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处通过连杆与推杆的一端相铰接;转盘通过连杆和推杆的作用带动挤油板移动,从而碳海绵条上吸附的油液进行挤出工作,便于将油液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油水分离效果好,回收率较高,使杂质自动顺着滤网落到收集箱内,完成对油水的过滤工作,避免油水中的杂质对后续部件造成损坏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水过滤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过滤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主要是根据水和油的密度差或者化学性质不同,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或者其他物化反应去除杂质或完成油份和水份的分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担,大大降低城市排污管网的维护成本,杜绝地沟油危害社会大众。
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在排放污水时,需要将污水中的油液进行回收处理工作,既实现了对油液的回收,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使用到油水分离装置,但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对油液的回收效果差,回收率较低,且污水中含有的杂质会对装置内部的部件造成损坏等,从而使后期维护次数增多,存在一定的使用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过滤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过滤回收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所述油水分离箱的侧壁上固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轴的一端固接,所述蜗杆轴分别与蜗轮a和蜗轮b相啮合,所述蜗轮a固接在连接轴的一端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上固接有转盘,且转盘侧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处通过连杆与推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贯穿至油水分离箱内并与挤油板固接,所述蜗轮b固接在旋转件的侧壁上,所述旋转件固接在旋转轴的一端上,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套a转动连接在油水分离箱的侧壁上,所述旋转件的另一侧壁上固接有固定块,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内部设有旋转辊,且旋转辊的外侧壁上环形排设有多个碳海绵条,所述旋转辊固接在转动轴的外侧壁上,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套b转动连接在油水分离箱内,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至油水分离箱外部并固接有间歇盘,所述间歇盘上开设有多个间歇槽口,且多个间歇槽口与固定块配合使用,所述油水分离箱靠近开口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组件。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电机为现有技术的常用部件,采用的型号等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定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蜗杆轴和连接轴分别转动连接在轴承座a和轴承座b内,且轴承座a和轴承座b均固接在固定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挤油板面向旋转辊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导油槽,挤油板的底部开设有集油槽,挤油板的一端连接有与集油槽连通的排油管,且排油管延伸至油水分离箱外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挤油板远离旋转辊的一侧壁上固接有两个导向杆,且两个导向杆分别套设在两个固定套内,且两个固定套均嵌设在油水分离箱的一侧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在油水分离箱开口处的滤网,且滤网呈倾斜状,滤网底端的下方设有收集箱,且收集箱插接在油水分离箱内,收集箱的一侧壁上焊接有两个把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油水分离箱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油水管,油水分离箱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水过滤回收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市黄河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岩市黄河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7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