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扬尘治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26889.3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7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方;雷志东;董屹;高付杰;刘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杨蕾 |
| 地址: | 10016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现场 扬尘 治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扬尘治理装置,包括纵管、横管和一根以上的总管,所述纵管和横管之间交错热熔形成一水路网,水路网的网孔中均设有一个以上的雾化喷头,网孔的四个角上均安装有出水管,雾化喷头的一端均安装于出水管中,横管两端均安装于总管上,右侧的总管外部套有筒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网孔中呈矩形结构分布多个雾化喷头,使雾化喷头喷出的雾化液能交错相对喷射,大大的增加了雾化液的分布密集型,使得雾化液能全面的接触到经过的粉尘,使粉尘下降,避免了飘至外界,大大的增加了扬尘效果,同时水路网能收卷至筒体中,大大的降低了体积,方便了运输、移动和存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扬尘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扬尘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扬尘是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中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老百姓反映空气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的需要,不可避免的使用施工用沙土,因此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灰尘。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极大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尘土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现有的处理方式一般采用挡墙和洒水结合,但是喷出的水不能全面的接触灰尘,造成大量的粉尘顺着雾化液之间的空隙向外飘出,造成扬尘效果不佳,影响城市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扬尘治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扬尘治理装置,包括纵管、横管和一根以上的总管,所述纵管和横管之间交错热熔形成一水路网,水路网的网孔中均设有一个以上的雾化喷头,网孔的四个角上均安装有出水管,雾化喷头的一端均安装于出水管中,一个以上的雾化喷头均呈矩形结构设置,雾化喷头的朝向均呈45°设置,总管分别设置于水路网的两侧,横管两端均安装于总管上,并均与总管内部连通,右侧的总管外部套有筒体,筒体的左侧面上垂直设有条形口,水路网穿过条形口与右侧的水管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筒体顶面和底面的中心处均嵌入式安装有轴承,右侧总管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于轴承的内圈中,右侧总管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安装有手轮,筒体的底面和左侧总管的底面上均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均设有固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总管的上下端均密封设置,总管的底面上均垂直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底面均高于固定座的底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纵管和横管均为软管,出水管均由硬塑料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总管和筒体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该水路网安装于挡墙上端,粉尘飘至外界必须经过网孔,而网孔中呈矩形结构分布多个雾化喷头,使雾化喷头喷出的雾化液能交错相对喷射,大大的增加了雾化液的分布密集型,使得雾化液能全面的接触到经过的粉尘,使粉尘下降,避免了飘至外界,大大的增加了扬尘效果,同时水路网能收卷至筒体中,大大的降低了体积,方便了运输、移动和存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6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