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开闭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5907.6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倪国海;朱寿丰;黄小磊;胡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50;H02B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户外 开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开闭所,包括柜组壳体和散热机构,所述柜组壳体内安装有多个开闭所,且柜组壳体底端安装有支撑框,用于柜组壳体底端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果的所述散热机构安装于支撑框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组壳体底部增设一个带有散热机构的支撑框,从而实现对柜组壳体内的多个开闭所从低端进行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果,避免多个开闭所安装紧密,热量得不到散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闭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开闭所。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输、配、变网的全面改造与发展,各地的开闭所大量增加,开闭所位于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下一级,是将高压电力分别向周围的用电单位供电的电力设施。它不仅是配电网底层最基本的单元,更是电力由高压向低压输送的关键环节之一。
现有的开闭所外壳都是有矩形壳体结构,外侧开有散热口进行散热,在安装时一般都是多个开闭所贴合在一起安装,这样虽然能够极大的减少占地面积,但也导致位于中间部位的开闭所只能从背侧散热,使得散热效果大大折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开闭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散热效率的便于散热的户外开闭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开闭所,包括柜组壳体和散热机构,所述柜组壳体内安装有多个开闭所,且柜组壳体底端安装有支撑框,用于柜组壳体底端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果的所述散热机构安装于支撑框内。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两个丝杆和驱动件,两个所述丝杆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框两端内侧转动连接,且丝杆外侧螺纹套接有移动块,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支撑框一侧,并与两个丝杆连接,所述支撑框两侧均开有散热口,且散热口内通过转轴安装有闭合板,所述移动块顶部固定有散热风扇,且移动块两侧均安装有用于闭合板调节的抵开件,通过散热机构实现对柜组壳体内的散热。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在支撑框一侧内壁,且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驱动齿轮,两个所述丝杆外侧均固定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通过驱动件提供动力,带动散热风扇的移动,提高散热范围。
优选的,所述抵开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开有移动口,且安装板外侧滑动插接有抵板,所述抵板一端伸入移动口内,并滑动插接有与移动口内壁固定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有与移动口内壁和抵板接触的弹簧,所述散热口两端均开有收纳槽,且抵板外端与收纳槽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抵开件实现对闭合板的抵开。
优选的,所述闭合板外端底部固定有重物,通过重物使得闭合板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始终将散热口进行闭合,避免灰尘杂质的进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组壳体底部增设一个带有散热机构的支撑框,从而实现对柜组壳体内的多个开闭所从低端进行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果,避免多个开闭所安装紧密,热量得不到散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局部剖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中:1-柜组壳体;2-支撑框;3-散热机构;4-丝杆;5-驱动件;6-移动块;7-散热口;8-闭合板;9-散热风扇;10-抵开件;11-驱动电机;12-驱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安装板;15-移动口;16-抵板;17-伸缩杆;18-弹簧;19-收纳槽;20-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海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5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充气式绝缘环网开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眼科手术OCT显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