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连续链条半柔性提弹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25904.2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8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符杰;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杰 |
| 主分类号: | F16G13/12 | 分类号: | F16G1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链条 柔性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连续链条半柔性提弹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有收卷轴且收卷轴与安装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轴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且钢丝绳的表面设有若干组半柔性链,所述半柔性链由连接杆、链条和万向球轴承组成,所述钢丝绳贯穿连接杆,所述万向球轴承位于连接杆的最外侧且连接杆的两端表面设有轴套且轴套的表面设有链条。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与链条之间转动,链条加连接杆,能提供局部方向的刚性,使弹链提升时不产生较大倾斜,沿螺旋单轨契合运动。间隔采用钢丝绳能使半柔性链适应各个方向的扭曲,半柔性链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球轴承,以减小半柔性链与螺旋导轨的摩擦,随着绞盘的旋转,半柔性链缠绕在绞盘轴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工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不连续链条半柔性提弹机构。
背景技术
供弹具(或称供弹装置)是枪械供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因为约有30—70%的常见故障是在供弹过程中发生的。对供弹具而言,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供弹流畅而稳定,还能有效地简化供弹机构、减轻全枪质量。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供弹具种类繁多,但到二战期间现代供弹具的基本种类已经确定,主要包括弹仓、弹匣、弹链和弹鼓(盘),早期的一些供弹方式如供弹漏斗(日本大正11年式机枪)和弹板(法国哈其开斯M1914式机枪)业已淘汰。到20世纪80年代末,又出现了螺旋弹鼓和其它一些新型供弹具。每种供弹具都有其长处和缺陷,武器最终采用哪一种形式的供弹具,主要还是取决于这种武器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提弹机构是供弹装置的常用机构,但现有的提弹机构单纯使用绳索拉着弹链往上提,这样绳索会在导轨扭曲的地方产生干涉和很大的摩擦,同时也会导致弹链倾斜摩擦导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连续链条半柔性提弹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弹机构是供弹装置的常用机构,但现有的提弹机构单纯使用绳索拉着弹链往上提,这样绳索会在导轨扭曲的地方产生干涉和很大的摩擦,同时也会导致弹链倾斜摩擦导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连续链条半柔性提弹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有收卷轴且收卷轴与安装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轴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且钢丝绳的表面设有若干组半柔性链,所述半柔性链由连接杆、链条和万向球轴承组成,所述钢丝绳贯穿连接杆,所述万向球轴承位于连接杆的最外侧且连接杆的两端表面设有轴套且轴套的表面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与轴套之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和链条均设置有两组且两两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与钢丝绳的连接处设置锁紧螺栓且锁紧螺栓与连接杆之间螺纹连接并与钢丝绳之间相互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有固定螺栓且安装架通过固定螺栓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卷轴的侧面设有连接头且连接头呈矩形结构设置并与外部驱动机构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收卷轴且收卷轴的内部设置钢丝绳,收卷轴通过侧面的连接头与外部驱动机构相连接,方便进行操作,同时在钢丝绳的表面设置若干组半柔性链,半柔性链由连接杆、链条和万向球轴承组成,其中钢丝贯穿连接杆并通过锁紧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杆的两端设置轴套且轴套的表面设置链条,轴套的侧面设置万向球轴承,连接杆与链条之间转动,链条加连接杆,能提供局部方向的刚性,使弹链提升时不产生较大倾斜,沿螺旋单轨契合运动。间隔采用钢丝绳能使半柔性链适应各个方向的扭曲,半柔性链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球轴承,以减小半柔性链与螺旋导轨的摩擦,随着绞盘的旋转,半柔性链缠绕在绞盘轴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杰,未经符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5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