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井混凝土施工用移动式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5754.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2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16 | 分类号: | B28C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曹素云;张超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混凝土 施工 移动式 溜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井混凝土施工用移动式溜槽。移动式溜槽包括:溜槽本体、以及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溜槽本体下方的移动轮组,其中,移动轮组包括:沿溜槽本体宽度方向布置的轮轴,安装在轮轴两端的移动轮;支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形成V形结构,支架的底部与轮轴固定,第一杆和第二杆顶端沿溜槽本体长度方向布置且固定在溜槽本体底部,使自然状态下溜槽本体的第一端向下倾斜,形成一溜灰坡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以解决以往固定式溜槽占用井口位置,影响井口通行和作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竖井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竖井混凝土施工用移动式溜槽。
背景技术
矿山基建施工,尤其是竖井开拓工程,在近几年施工工艺有很大改进,在施工速度上有很大提高。其中,竖井支护方面采用地表搅拌混凝土或商砼,在井口需要一个溜槽将混凝土转入底卸式吊桶,再由底卸式吊桶下放到井下工作面进行混凝土施工。
以往的溜槽都是固定式的,在靠近搅拌机出料口采用角钢或槽钢焊制一个溜槽支架,在支架上采用钢板制作溜槽,达到溜灰转桶的目的。而这种溜槽在井口是固定的,占据了井口一定面积,影响了井口通行和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井混凝土施工用移动式溜槽,以解决以往固定式溜槽占用井口位置,影响井口通行和作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竖井混凝土施工用移动式溜槽,包括:溜槽本体、以及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溜槽本体下方的移动轮组,其中,
所述移动轮组包括:沿溜槽本体宽度方向布置的轮轴,和安装在所述轮轴两端的移动轮;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形成V形结构,所述支架的底部与所述轮轴固定,第一杆顶端和第二杆顶端沿溜槽本体长度方向布置且固定在所述溜槽本体的底部,且使得自然状态下所述溜槽本体的第一端向下倾斜,形成一溜灰坡度。
可选地,所述溜灰坡度为25~30°。
可选地,所述V形结构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杆,所述第三杆与V形结构形成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第三杆与所述溜槽本体的底部贴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支架为等边三角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移动式溜槽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相对设置,且两个支架的底部分别固定在所述轮轴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溜槽本体为U形,包括一底板和两侧壁,所述底板宽度从溜槽本体第二端向第一端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溜槽本体的两侧壁的高度从溜槽本体第二端向第一端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移动轮为塑胶轮,直径为100mm~200mm。
可选地,所述轮轴采用圆钢制作,直径为16mm~20mm。
可选地,所述溜槽本体采用钢板制作,所述支架采用角钢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竖井混凝土施工用移动式溜槽,采用具有稳定结构的支架将移动轮组安装在溜槽本体的下部,从而实现了溜槽的可移动,解决了传统固定式溜槽向底卸式吊桶转装混凝土时占用井口位置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溜槽结构紧凑、制作简单、灵活方便、成本低、耗材少、且采用现场材料即可快速制备;另外,该移动式溜槽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的底卸式吊桶转装混凝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竖井混凝土施工用移动式溜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竖井混凝土施工用移动式溜槽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5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术中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等密度产品自动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