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4760.9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9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基裕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汪发成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强度 加强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光缆,包括外护套和FRP加强件,所述外护套的内壁设置有金属软管,且金属软管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光缆子单元,所述外护套的内壁中部设置有中心加强芯,且外护套的外壁设置有外防水涂层,所述FRP加强件设置于金属软管的外壁,且金属软管的内壁设置有涂塑铝带。该超高强度加强芯光缆设置有FRP加强件,FRP加强件均匀分布在外护套与金属软管两者之间,FRP加强件作为一种树脂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其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性能好,对大气、水和一般浓度的酸、碱、盐以及多种油类和溶剂都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其还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和绝热性是理想的热防护和耐烧蚀的绝缘材料,有效的延长了光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光缆。
背景技术
现今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光缆,外护套与金属软管同时起到双重防护作用有效的避免鼠咬破坏,同时可增强该光缆的抗拉伸能力,以及防止金属软管刮擦外护套的内壁,保护光缆外护套在承受压力的同时不因刮痕而开裂,金属软管采用不锈钢材质,其具有优异的柔软性、重复弯曲性、挠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性、抗弯折、抗拉伸和抗侧压性,保证光缆柔软抗压易于留盘,更有利于架空敷设。
市场上的光缆在使用中,光缆一般受到工作环境的限制,使用场所单一,在线路敷设时需多种光缆配合使用,施工繁琐且维护困难,由于抗拉伸、耐高温性能较弱导致其易老化,使用寿命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光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光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光缆一般受到工作环境的限制,使用场所单一,在线路敷设时需多种光缆配合使用,施工繁琐且维护困难,由于抗拉伸、耐高温性能较弱导致其易老化,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光缆,包括外护套和FRP加强件,所述外护套的内壁设置有金属软管,且金属软管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光缆子单元,所述外护套的内壁中部设置有中心加强芯,且外护套的外壁设置有外防水涂层,所述FRP加强件设置于金属软管的外壁,且金属软管的内壁设置有涂塑铝带,所述金属软管的内部设置有填充缆膏,所述光缆子单元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光纤,且光纤的外部设置有光纤填充物,所述光缆子单元的外壁设置有松套管。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外壁与外防水涂层两者之间相贴合,且外护套与外防水涂层两者之间呈水平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光缆子单元等间距分布在金属软管的内部,且光缆子单元设置有五个。
优选的,所述金属软管与中心加强芯两者在同一中轴线上,且金属软管与中心加强芯两者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FRP加强件均匀分布在外护套与金属软管两者之间,且外护套与金属软管两者之间呈竖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光缆子单元通过松套管与填充缆膏为嵌入式连接,且松套管与光缆子单元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超高强度加强芯光缆设置有FRP加强件,FRP加强件均匀分布在外护套与金属软管两者之间,FRP加强件作为一种树脂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其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性能好,对大气、水和一般浓度的酸、碱、盐以及多种油类和溶剂都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其还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和绝热性是理想的热防护和耐烧蚀的绝缘材料,有效的延长了光缆的使用寿命。
金属软管与中心加强芯两者在同一中轴线上,金属软管采用不锈钢材质,其具有优异的柔软性、重复弯曲性、挠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性、抗弯折、抗拉伸和抗侧压性,保证光缆柔软抗压易于留盘,更有利于架空敷设,中心加强芯作为主要的支撑加强件,其不仅可以承受抗拉伸能力,而且能够稳定光缆子单元,支撑光缆承受更强大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基裕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基裕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4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