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基础桩发运、固定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2190.X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6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邵荣;戚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佳美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24 | 分类号: | B63B2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地址: | 2122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发运 固定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基础桩发运、固定工装,包括承载台和基础桩,所述承载台包括底板、侧板和加强筋,底板一端焊接有顶部弯曲板,顶部弯曲板两侧焊接有支撑板,底板另一端焊接有弯曲端板,弯曲端板与顶部弯曲板连接,所述底板一端两侧设有侧板,侧板与弯曲端板连接,底板和顶部弯曲端板之间设有竖直板,所述底板和顶部弯曲板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一,顶部弯曲板和竖直板之间设有加强筋二,所述弯曲端板和竖直板之间设有多个水平加强筋,所述顶部弯曲板上方焊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基础桩。将该承载台焊在其发运的驳船上,再将基础桩放置在固定座上,将其固定,这样做避免了驳船晃动而导致基础桩的晃动,也保障了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电导管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基础桩发运、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海洋风力发电的大力开发,满足安装风力发电的近海位置都开足马力在进行施工;在安装风力发电导管架及风机前必须要在海床上打入长度近80m的基础桩,基础桩由钢板卷制而成,其厚度及直径都比较大,每根基础桩的重量一般都在400吨以上,这就给发运及固定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以往一般发运都是将基础桩吊运到驳船上,而后在基础桩的两侧垫木头,这样由于在海上运输的过程中,各种海况都是不能预见的,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对驳船、人员安全造成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基础桩发运、固定工装,降低风险、保障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电基础桩发运、固定工装,包括承载台和基础桩,所述承载台包括底板、侧板和加强筋,底板一端焊接有顶部弯曲板,顶部弯曲板两侧焊接有支撑板,底板另一端焊接有弯曲端板,弯曲端板与顶部弯曲板连接,所述底板一端两侧设有侧板,侧板与弯曲端板连接,底板和顶部弯曲端板之间设有竖直板,所述底板和顶部弯曲板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一,顶部弯曲板和竖直板之间设有加强筋二,所述弯曲端板和竖直板之间设有多个水平加强筋,水平加强筋中间设有大网板,大网板上下分别连接顶部弯曲端板和底板,所述顶部弯曲板上方焊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基础桩。
优先地,所述固定座上左右两侧设有支承座,支承座前后端贯穿有丝杠,在基础桩两侧,丝杠上设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内设有螺纹,所述两侧的夹紧块旋向相反。
优先地,所述夹紧块靠近基础桩的一侧呈圆弧状。
优先地,每个加强筋一之间的间隔相等,水平加强筋之间的间隔也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该承载台焊在其发运的驳船上,再将放置在固定座上,将其固定,这样做避免了驳船在运输过程中因驳船的晃动而导致基础桩的晃动,也保障了驳船及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台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承载台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承载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A-A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B-B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A2-A2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佳美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佳美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21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镗铣床的换刀机构
- 下一篇:土壤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