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加生物质炉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2055.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夏德森;钟洪伟;郭宝宝;刘虎群;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丘市创新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20/30 | 分类号: | F24S20/30;F24S20/40;F24S50/40;F24S50/00;F24D15/00;F24B1/183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华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2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0625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生物 炉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太阳能加生物质炉具,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散热器通过第一热水管连接有燃烧炉,燃烧炉通过第二热水管连接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和太阳能热水器之间设置有冷水管,冷水管和燃烧炉之间设置有回水管,太阳能热水器和散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二热水管和冷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燃烧炉采暖系统上设置太阳能热水器,相较于燃烧炉采暖系统大大的提高了采暖效率,当燃烧炉出现故障时,在太阳能热水器工作时对燃烧炉进行维修,本实用新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加生物质炉具。
背景技术
现如今,农村里面冬天采暖大都采用燃烧炉进行采暖,燃烧炉采暖存在较多的弊端:由于燃烧炉燃烧效率的限制,在温度较低时,该采暖系统达不到很好的采暖效果,不能满足人们的采暖需求;在燃烧炉出现故障时,需要燃烧炉停止工作进行维修,采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严重的影响室内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太阳能加生物质炉具,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太阳能加生物质炉具,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散热器通过第一热水管连接有燃烧炉,燃烧炉通过第二热水管连接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和太阳能热水器之间设置有冷水管,冷水管和燃烧炉之间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和散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热水管和冷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上设置有补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和第一热水管上均设置有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和第一热水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水管上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燃烧炉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太阳能热水器上设置有水位水温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燃烧炉采暖系统上设置太阳能热水器,相较于燃烧炉采暖系统大大的提高了采暖效率,当燃烧炉出现故障时,在太阳能热水器工作时对燃烧炉进行维修,本实用新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丘市创新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任丘市创新采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2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