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管自动卷边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0779.6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9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瑞平 |
主分类号: | B26D3/16 | 分类号: | B26D3/16;B26D7/02;B31F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管 自动 切割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管自动卷边切割机,包括有机架、卷边机构、输送机构以及切割机构;该卷边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卷边机构包括有加工台以及卷边模具,该卷边模具为两个,两卷边模具对称地设置在加工台的左右两侧,两卷边模具的一端面均同心凹设有多个朝向加工台的加工槽,卷边模具上还径向贯穿有用于安装加热棒的安装孔。通过设置有两卷边模具,并配合两卷边模具的一端面均同心凹设有多个朝向加工台的加工槽,卷边模具上还径向贯穿有用于安装加热棒的安装孔,通过加热来对纸管进行卷边加工,不仅节省大量人工成本,使得纸管卷边加工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加热方式的卷边效果也会更好,能满足生产上的各种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管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纸管自动卷边切割机。
背景技术
纸管一般为纸用纸张加工成的管状的物体,大多纸管为螺旋纸管和无缝纸管。在生活中,纸管应用于各个方面,而根据纸管的不同用处,需要对纸管进行卷边、切割等加工工艺。
人们在对纸管进行卷边加工时,一般采用人工采用工具进行手动卷边,这种卷边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人工卷边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合格率低,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求,同时人工成本也还会更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纸管自动卷边切割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纸管卷边方式工作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合格率低、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求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纸管自动卷边切割机,包括有机架、卷边机构、输送机构以及切割机构;该卷边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卷边机构包括有加工台以及卷边模具,该加工台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加工台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下上下活动,加工台上具有放置纸管的固定槽;该卷边模具为两个,两卷边模具对称地设置在加工台的左右两侧,两卷边模具可左右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卷边模具由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左右活动,两卷边模具的一端面均同心凹设有多个朝向加工台的加工槽,卷边模具上还径向贯穿有用于安装加热棒的安装孔;该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位于加工台侧旁;该切割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侧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孔为两个,其平行地设置在卷边模具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卷边机构还包括有一固定块,该固定块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加工台的正上方,固定块在第三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上下活动,固定块与固定槽配合固定纸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为倾斜设置的两输送架,两输送架共同形成一输送槽,两输送架的输入端均位于加工台的正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一第一放料杆,该第一放料杆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第一放料杆由第四驱动机构带动上下活动,其中第一放料杆下端具有用于感应纸管的第一传感器;输送机构输出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两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向内伸入输送机构的输出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有放料台、夹持装置、切割装置、固定板以及压料杆;该放料台设置在机架上并与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位置对应,放料台上设置有两个自由旋转的放料柱,两放料柱之间形成有一放料槽;夹持装置左右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放料台的侧旁,夹持装置在第五驱动机构带动下进行左右活动,夹持装置包括有支架、夹持模具和第六驱动机构,支架左右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夹持模具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上,以及夹持模具上开设有切割槽,该第六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架上并带动夹持模具转动;该切割装置具有一竖直方向的刀盘,该刀盘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夹持装置的上方,刀盘在第七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上下活动;该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并位于放料台的另一侧旁;该压料杆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放料台的正上方,压料杆在第八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上下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瑞平,未经朱瑞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0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