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螺栓扭矩检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20675.5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8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礼国;曾焱;陈浩;刘贵祥;沈西露;尹辉;陈海辉;张容;曾武;徐鹏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5/24 | 分类号: | G01L5/24;H02K5/20;H02K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锐知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43 | 代理人: | 郑阳政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螺栓 扭矩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栓扭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高强螺栓扭矩检测器,包括主体,主体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散热通孔与紧固螺钉,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器,转动轴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扭矩检测器与位移传感器,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扭矩检测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位移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将扭矩检测器与位移传感器牢牢的固定在主体的内侧面中,避免转动轴转动时扭矩检测器与位移传感器出现松动的问题,通过设置散热通孔,使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驱动电机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延长了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栓扭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强螺栓扭矩检测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技术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铁路、公路桥梁、锅炉、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起重机械等工业与民用设施建设中的钢结构中,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技术的趋势正在不断扩大。
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螺栓扭矩检测中,在驱动电机转动时,扭矩检测器与位移传感器因振动会松动,导致在测量螺栓扭矩值与位移值使发生误差,导致计算不准确。
2、现有的螺栓扭矩检测中,长时间工作后的驱动电机,因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出去,从而缩短了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强螺栓扭矩检测器,解决了扭矩检测器与位移传感器不牢固与驱动电机散热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强螺栓扭矩检测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固定块,所述主体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散热通孔与紧固螺钉,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器,所述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散热通孔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扭矩检测器与位移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扭矩检测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连接固定块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固定槽,所述把手的内侧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电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固定块固定连接于主体的一侧,所述散热通孔与紧固螺钉均内嵌于主体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器镶嵌于主体的外表面,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主体的下端面,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散热通孔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的材质为油钢,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扭矩检测器与位移传感器均固定连接于转动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三固定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三固定块关于驱动电机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固定块关于位移传感器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于位移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扭矩检测器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强螺栓扭矩检测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强螺栓扭矩检测器,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将扭矩检测器与位移传感器牢牢的固定在主体的内侧面中,避免转动轴转动时扭矩检测器与位移传感器出现松动的问题。
2、该高强螺栓扭矩检测器,通过设置散热通孔,使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驱动电机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延长了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0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