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内筒的双层钢烟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8128.3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8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超;王洪;蒲延妍;李莲;任鹏;纪洪臣;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绿源烟囱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J13/02;F23J13/04;F23J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凌云 |
地址: | 10111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双层 烟囱 | ||
1.一种复合内筒的双层钢烟囱,包括内筒(10)、套设在内筒(10)外部的外筒(20),所述内筒(10)的顶端设置在外筒(20)顶端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法兰(21),所述顶法兰(21)套设在内筒(10)的外部;所述内筒(10)的外部安装有将外筒(20)与内筒(10)之间的缝隙给遮盖的防雨罩,所述防雨罩包括套设在内筒(10)顶端外部的圆环形顶防雨板(31)、套设在顶法兰(21)上部外侧的圆筒状侧防雨板(32),所述顶防雨板(31)的内圈与内筒(10)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侧防雨板(32)的上端与顶防雨板(31)的外圈密封连接,所述侧防雨板(32)的下端设置在顶法兰(21)上端的下方;所述侧防雨板(32)与顶法兰(21)之间设置有多个防撞环(33),所述防撞环(33)的外侧壁与顶法兰(21)的上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内筒的双层钢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与侧防雨板(32)之间设置有用来支撑顶防雨板(31)的圆环形加强板(34),所述加强板(34)的内圈与内筒(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34)的外圈与侧防雨板(32)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内筒的双层钢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与外筒(20)之间设置有多组隔晃组件(50),所述隔晃组件(50)包括隔晃件和横截面为弧形的缓冲垫板(51),所述隔晃件设置在缓冲垫板(51)和外筒(20)之间;所述隔晃件包括用来顶住外筒(20)内壁的顶板(523),所述顶板(5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板(521),所述连板(521)的一端与顶板(523)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板(521)的另一端固设有紧贴缓冲垫板(51)的弧形板(522),所述缓冲垫板(51)设置在弧形板(522)和内筒(10)之间;所述缓冲垫板(51)与内筒(10)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522)与缓冲垫板(5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内筒的双层钢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23)中与外筒(20)相接触的那一侧壁为平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内筒的双层钢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23)中与外筒(20)相接触的那一侧壁为弧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内筒的双层钢烟囱,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板(521)之间的夹角为30°-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内筒的双层钢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由多节内筒单元相互连接构成,所述内筒单元包括圆筒状金属筒体(11),所述金属筒体(1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法兰板(12),所述法兰板(12)的板面设置有安装孔(121);所述金属筒体(11)的内壁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内衬(13),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13)与金属筒体(1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内筒的双层钢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13)的上下两端均延伸至法兰板(12),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13)的端部紧贴法兰板(12)且聚四氟乙烯内衬(13)的端部与法兰板(1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绿源烟囱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绿源烟囱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81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表面张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航空航天零件用贮箱翻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