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维度传感器的智能变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17587.X | 申请日: | 2021-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州;钱国超;颜冰;代维菊;王山;赵加能;朱家良;李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维 传感器 智能 变压器 | ||
本申请的一种基于多维度传感器的智能变压器,涉及变压器状态监测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智能电子模块、智能传感器模块、执行模块和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安装有智能传感器模块,智能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电子模块输入端通讯连接,智能电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执行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本体通讯连接。本申请提供智能传感器模块监测变压器本体的运行数据,并将各运行数据传输至智能电子模块,智能电子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向执行模块发出指令,由执行模块根据指令对变压器本体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调控,保证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本申请也能够为电力运维人员对变压器的运行数据分析及结构认识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变压器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维度传感器的智能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的作用主要是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的能量传输,是电网传输电能过程中的关键设备。
传统变电站的网络监控系统由间隔层和站控层两层构成,没有统一建模,综合自动化软件版本、接口也庞杂不一。并且变电站信息采集系统内部的各装置之间相互独立、功能分散、缺乏整体的协调,无法实现对变压器的智能化、标准化监测和状态评估。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维度传感器的智能变压器,以解决现有变压器系统无法实现智能化、标准化监测的问题。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多维度传感器的智能变压器,包括智能电子模块、智能传感器模块、执行模块和变压器本体;
变压器本体安装有所述智能传感器模块,所述智能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电子模块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电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执行模块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执行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本体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传感器模块包括局部放电传感器、油气微水传感器、绕组光纤测温探头、瓦斯气体继电器、压力继电器、铁芯接地电流互感器、油温与环境温度传感器、有载分接开关状态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所述智能电子模块包括智能化测量单元、智能化控制单元、油气监测单元、局部放电监测单元、电流电压监测单元和非电量保护装置;
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与所述局部放电监测单元通讯连接;
所述油气微水传感器与所述油气监测单元通讯连接;
所述绕组光纤测温探头、铁芯接地电流互感器、油温与环境温度传感器、有载分接开关状态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智能化测量单元通讯连接;
所述瓦斯气体继电器、压力继电器分别与所述非电量保护装置通讯连接;
所述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分别与所述电流电压监测单元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冷却单元和有载分接开关操作单元,所述智能化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冷却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有载分接开关操作单元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冷却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有载分接开关操作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本体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子模块还包括智能化判断单元和双电源切换装置;所述智能化判断单元、所述智能化测量单元、所述智能化控制单元、所述油气监测单元、所述局部放电监测单元、所述电流电压监测单元、所述非电量保护装置和所述双电源切换装置之间均相互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化判断单元的输出端与站控层系统组网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微水传感器安装在变压器放油管中,与变压器绝缘油接触用于检测变压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和微水含量。
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75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玉米粒的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ECU插头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