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7576.1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苗广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受热壳体,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具有发热面,所述发热面朝向所述受热壳体;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件的背离所述受热壳体的一面;紧合壳体,所述紧合壳体抵靠于所述弹性件的背离所述发热件的一面;在所述受热壳体和所述紧合壳体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变形,使得所述发热件的发热面抵靠于所述受热壳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发热件(如石墨烯发热或PI金属膜类)作为发热源,置入壳体内将其热量传导至壳体,从而能够用作暖手宝、艾灸仪灸头等产品。
然而,发热件通过胶贴的方式紧贴于壳体,其热传递过程中会消耗掉一部分热能,进而降低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热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
受热壳体,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具有发热面,所述发热面朝向所述受热壳体;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件的背离所述受热壳体的一面;
紧合壳体,所述紧合壳体抵靠于所述弹性件的背离所述发热件的一面;
在所述受热壳体和所述紧合壳体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变形,使得所述发热件的发热面抵靠于所述受热壳体。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紧合壳体连接;和/或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发热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和所述紧合壳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与所述紧合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与所述紧合壳体扣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与所述紧合壳体通过五金引脚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热件为石墨烯发热片、PI金属膜发热片或MCH发热片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发热件为片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受热壳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紧合壳体的导热系数。
可选地,所述发热件在所述受热壳体的正投影落入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受热壳体的正投影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件基于紧合壳体和受热壳体之间的装配力而弹性变形,从而发热件能够在弹性件的弹性变形作用下将其发热面直接抵靠于受热壳体,使得发热件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受热壳体,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件与受热壳体之间采用胶贴的方式而导致的热能消耗的技术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件受弹性件弹性变形的作用而紧靠于受热壳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热组件的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7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养护生态雨林缸
- 下一篇:一种VR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