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养护生态雨林缸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7555.X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2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楼慈波;夏乐怡;罗凯楠;徐兰心;徐一凯;叶成磊;童瑶;郑云中;吴凯群;庞郭良;姚一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6;A01K63/04;A01G9/02;A01G27/00;A01G7/04;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丁少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护 生态 雨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养护生态雨林缸,包括缸体、主控板和控温组件,控温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器、第一温度比较器、第二温度比较器、进风风扇以及出风风扇,温湿度传感器位于缸体内,第一温度比较器和第二温度比较器并联在温湿度传感器和主控板之间,加热器、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均电连接至主控板,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位于缸体的顶部开口处,加热器位于缸体内。第一温度比较器和第二温度比较器对缸体内温度进行判断,主控板依据判断结果控制加热器、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从而使得缸体内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内,避免缸体内温差过大,从而稳定缸体内的生态系统,提升缸体内包括鱼类在内生物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养护生态雨林缸,属于鱼缸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雨林缸是一种调节身心、缓解疲倦的观赏类商品,但不可忽视的是管理传统雨林缸的人力成本偏高,人们不能实时监测传统雨林缸内的各项指标,只能通过人工估算各个环境条件是否合适,管理不善容易导致雨林缸内生态失衡,造成内部动植物死亡,使得雨林缸减少或失去观赏价值。例如鱼类在夏秋换季时雨林缸内水体早晚温差较大时就容易面临一定的生存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自养护生态雨林缸。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养护生态雨林缸,包括缸体、主控板和控温组件,控温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器、第一温度比较器、第二温度比较器、进风风扇以及出风风扇,温湿度传感器位于缸体内,第一温度比较器和第二温度比较器并联在温湿度传感器和主控板之间,加热器、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均电连接至主控板,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位于缸体的顶部开口处,加热器位于缸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测得缸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第一温度比较器和第二温度比较器,由第一温度比较器和第二温度比较器对缸体内的温度高低进行判断。若温度过高,则第一温度比较器向主控板发出信号,主控板控制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同时开启工作,分别对缸体进行鼓风和抽风,使得缸体内和缸体外的空气强制进行交换,缸体外较冷的空气进入缸体,对缸体内生态环境起到降温作用。由于缸体内有水,缸体内温度过高会导致缸体内湿度增大,因此将缸体内潮湿温热的空气抽出至缸体外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缸体内温度,还能降低缸体内湿度,减少缸体内细菌滋生。若缸体内温度过低,则第二温度比较器向主控板发出信号,主控板控制加热器在缸体内进行加热,以提升缸体内的温度。若缸体内温度适宜,则加热器、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均不需要工作,以降低整个自养护生态雨林缸的能耗。第一温度比较器和第二温度比较器对缸体内温度进行判断,主控板依据判断结果控制加热器、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从而使得缸体内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内,避免缸体内温差过大,从而稳定缸体内的生态系统,提升缸体内包括鱼类在内生物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养护生态雨林缸还包括控湿组件,控湿组件包括第一湿度比较器、第二湿度比较器和超声波雾化器,第一湿度比较器和第二湿度比较器并联在温湿度传感器和主控板之间,超声波雾化器电连接至主控板,超声波雾化器位于缸体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养护生态雨林缸还包括换水组件,换水组件包括水位比较器、水位传感器和水泵,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水位传感器位于排水孔的下方,水位传感器电连接至水位比较器,水位比较器和水泵均电连接至主控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换水组件还包括浊度传感器和浊度比较器,浊度传感器电连接至浊度比较器,浊度比较器电连接至主控板,浊度传感器位于水位传感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养护生态雨林缸还包括投喂器,投喂器电连接至主控板,主控板电连接有投喂定时器,投喂器与浊度传感器水平间距不小于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7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体可调节卸载位置的输送机过渡槽
- 下一篇:发热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