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规格通用冲击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7388.9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2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林一峰;高建林;蒋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G01N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通用 冲击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规格通用冲击检测设备,包括定位底盘、下落支架、复位轨道和复位组件;定位底盘位于下落支架的底部,与下落支架固定连接;下落支架竖直分布,垂直于定位底盘,为冲击球提供下落轨道;复位轨道位于下落支架的一侧,沿下落支架分布;复位组件位于复位轨道上,与复位轨道相配合,在复位轨道上自由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规格通用冲击检测设备,通过定位底盘上的移动支架来扩大定位底盘的装夹空间,进而适应不同规格的材料样板,同时通过复位电机的移动带动复位块的移动,复位块通电后形成电磁铁吸附冲击球,带动冲击球自动复位,从而完成复位操作,整个过程可以自动完成,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规格通用冲击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市场上,材料需要进行多种性能检测,传统的检测内容包括强度、拉伸和冲击,因为冲击检测不仅仅需要检测冲击力度,还需要检测材料变形,因此常规是采用冲击球距离材料一定的高度,通过自重实现冲击打击,这样检测步骤方便简单,得到的冲击数据准确。但是因为冲击球的轨道和自身结构的限制,要保证冲击力的稳定,就需要设备限制冲击球的下落轨道,检测完成后就需要复位,小型设备的冲击球质量小,可以通过人工手工复位,但是这样的结构就限制了检测设备的大小,从而只能针对相同尺寸的材料板,无法适应多种规格的材料检测,而且大量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不停的重复复位操作,影响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规格通用冲击检测设备,旨在通过通用性结构对不同规格的材料进行装夹定位,同时利用电磁组件进行自动复位,从而降低人工操作的频率,提高设备的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规格通用冲击检测设备,包括定位底盘、下落支架、复位轨道和复位组件;所述的定位底盘位于所述的下落支架的底部,与所述的下落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落支架竖直分布,垂直于所述的定位底盘,为冲击球提供下落轨道;所述的复位轨道位于所述的下落支架的一侧,沿所述的下落支架分布;所述的复位组件位于所述的复位轨道上,与所述的复位轨道相配合,在所述的复位轨道上自由移动;
所述的复位组件包括复位电机和复位块;所述的复位电机位于所述的复位轨道上,与所述的复位轨道相配合,在所述的复位轨道上自由移动;所述的复位块与所述的复位电机固定连接,跟随所述的复位电机在所述的复位轨道内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位块采用电磁铁,一旦通电就产生磁性,吸附冲击球。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底盘包括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位于所述的下落架的下方,与所述的下落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支架位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的固定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支架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的固定支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支架包括移动滑轨、移动支撑和定位支撑;所述的移动滑轨位于所述的固定支架内,与所述的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支撑位于所述的移动滑轨内,与所述的移动滑轨相配合;所述的定位支撑位于所述的移动支撑的一侧,与所述的移动支撑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落支架包括下落轨道、支撑架和定位台;所述的下落固定贯穿所述的下落支架,对应所述的定位底盘;所述的支撑架位于所述的下落轨道的一侧,与所述的下落轨道固定连接,同时与所述的定位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台位于所述的下落轨道的上方,对应所述的下落轨道,承载和控制冲击球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台包括固定块、移动块和复位弹簧;所述的固定块位于所述的下落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的移动块和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块一端与所述的固定块固定连接,一端延伸至所述的下落架内,贯穿所述的下落轨道;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的固定块相连接,一端与所述的下落架的外侧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7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