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端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4133.7 | 申请日: | 2021-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4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术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7;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4 | 代理人: | 蒋坡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端子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端子组件,包括组件、接线端子,所述组件下端固定有第一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穿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外侧固定有导电垫片,所述导电垫片固定在支撑架下端面,所述弧形卡块卡接在第二导电柱顶端,所述第二导电柱顶紧在接线端子上,所述接线端子一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卡接连接头,连接头下端固定连接导线所述第二导电柱固定在压扣上端,通过设置第一导电柱,第一导电柱与导电垫片固定连接,导电垫片下端固定连接弧形卡块,弧形卡块和下端的第二导电柱上设置有的弧形凹槽连通,当接线端子与组件连接时,弧形卡块卡接在接线端子上的圆口内,并且弧形卡块能够保证接线端子不会轻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而且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在电力行业就有专门的端子排,端子箱,上面全是接线端子,单层的、双层的,电流的,电压的,普通的,可断的。一定的压接面积是为了保证可靠接触,以及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
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存在安装时容易有危险,并且接头需要通过螺纹固定,若一次固定多个则较为麻烦,且效率低下,并且大多都是接线端子组件是一个完整体,使用不太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良型端子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端子组件,通过设置连接块,并且在连接块下端设置卡槽,卡槽和连接头上的导电珠卡接,从而连接导线和导电片之间,通过设置导电垫片连接第一导电柱和弧形卡块,弧形卡块和压扣上的第二导电柱卡接,在安装时按压压扣,使接线端子从一端进入,接线端子上的圆孔抵在弧形卡块上,使得接线端子与第一导电柱之间通电,并且在第二导电柱一侧设置了导电片,导电片在接线端子进入时抵紧在导电片上,避免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端子组件,包括组件、接线端子,所述组件下端固定有第一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穿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外侧固定有导电垫片,所述导电垫片固定在支撑架下端面,所述弧形卡块卡接在第二导电柱顶端,所述第二导电柱顶紧在接线端子上,所述接线端子一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卡接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固定连接导线所述第二导电柱固定在压扣上端,所述第二导电柱一侧固定有导电片,所述压扣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组件一侧开有卡槽,另一侧固定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组件上端面开设有连接槽口,所述连接槽口设置在第一导电柱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柱上端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卡块与弧形凹槽顶紧,所述导电片顶紧在接线端子上。
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内设置的槽口匹配,卡块与另一组件的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组件内壁,所述压扣为绝缘材质。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连接头卡接,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导电滚珠,所述导电滚珠卡紧在凹槽内的卡口内,所述连接头上端固定有导电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术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术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4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