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12867.1 | 申请日: | 2021-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5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谭伟;王羲;黄春燕;王宏;康人木;罗启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重装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德阳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H02P23/14;H02P23/26;H02P25/0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田高洁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电动机 控制系统 | ||
1.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整流模块、辅助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隔离运放模块、光耦模块、运算放大模块A、运算放大模块B、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功率模块、DC-DC模块A、DC-DC模块B、DC-DC模块C、霍尔传感器、滑膜增益补偿模块与角度补偿模块;
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隔离运放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运放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模块B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模块B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模块C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模块C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滑膜增益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滑膜增益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角度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角度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光耦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模块A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模块A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DC-DC模块A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模块A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模块B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模块B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整流模块的第四输出端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隔离运放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光耦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包括:开关电源、DC-DC电源芯片、隔离电源B、隔离电源A,所述的DC-DC电源芯片是15V电源,隔离电源A是3.3V电源,隔离电源B是5V电源,开关电源控制电源辅助模块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采用MC33260芯片进行功率因数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TMS320F28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采用IRAMX16UP60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A能够将24V直流电转换为15V直流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B能够将15V直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C能够将24V直流电转换为10~40V直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重装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德阳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未经德阳市重装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德阳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28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