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的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0375.9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章雪峰;崔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2122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输电 线路 分布式 故障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的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两个凸柱,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相近侧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凸台,所述下壳体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流互感器,所述下壳体内腔的中部安装有线路板,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的两侧以及线路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下壳体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下壳体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壳体的内部安装固定杆,再在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将连接杆以及两个凸柱插入连接筒的内部,使连接杆可以在连接筒的内部进行升降滑动,从而使下壳体与上壳体间接连接在一起,提高了装置实际安装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的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跨越高山、河流等地,与运维人员的办公地点距离较远,从办公室出发至输电线路的时间与运维部门管辖区域、地形地貌、道路情况等息息相关,输变电线路状态监测数据是智能电网中数据量很大的一部分,不仅包括在线的状态监测数据,还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实验数据、缺陷记录等,在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此,通常会使用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并将其分布安装在输电线路的外部,以进行实时监测;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中的监测装置组件较多,其主要的安装壳体多为分开设置,且各部分壳体在安装前无间接的连接关系,以至于在安装时需要分别对几部份壳体进行携带和支撑,在对高空中的线路安装时,带来了极大地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功耗的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通过在下壳体的内部安装连接筒,并在上壳体的内部安装固定杆,再在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将连接杆以及两个凸柱插入连接筒的内部,使连接杆可以在连接筒的内部进行升降滑动,并利用限位板对凸柱进行限位,从而使下壳体与上壳体间接连接在一起,在高空作业时,方便同时携带下壳体和上壳体,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功耗的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两个凸柱,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相近侧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凸台,所述下壳体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流互感器,所述下壳体内腔的中部安装有线路板,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的两侧以及线路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下壳体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下壳体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上壳体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筒的内部,所述连接筒两侧内壁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杆位于连接筒内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下壳体内腔远离电流互感器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座,所述连通座固定安装于下壳体内壁的顶部,所述感应线圈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通座的底部,所述感应线圈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可拆卸连接于连通座的顶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凸柱相远端之间的距离值大于两个限位板内壁之间的距离值,且两个所述凸柱相远端之间的距离值小于限位板的长度值,进而在安装前可以将转动连接杆带动两个凸柱转动,并塞进两个限位板之间,以插入连接筒的内部,再将连接杆反向转动,并使连接杆与固定杆连接,从而可以利用两个限位板对凸柱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连接筒和固定杆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筒和固定杆分别位于下壳体和上壳体一侧内壁的两端,从而加强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为两个半圆环形构件,且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两个半圆环形构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安装于下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两个半圆环形构件相近侧的边缘位置处粘接有橡胶垫,进而可以保证电流互感器的良好密封,避免雨水浸入而使其损坏。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内部以及上壳体内部的安装凸台的数量均设置为四个,且所述安装凸台内部均开设两个安装孔,从而可以增加下壳体和上壳体紧固安装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0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