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型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9674.0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6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天新阳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30 | 分类号: | E05C17/30 |
代理公司: | 沈阳天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51 | 代理人: | 陈贞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槽型支撑结构,涉及支撑结构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调节支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外壁下方活动套接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内壁两侧对称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靠近第二支柱的一端开有卡槽,所述第二支柱的外壁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柱,且导柱与卡槽滑动卡接。通过导柱和卡槽的配合,能够在开门后使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自动对接固定,完成上翻门的固定,通过卡勾和通孔的配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节上翻门打开的角度并进行固定,通过导柱和第一滑槽的配合,能够在关闭上翻门时使第二导柱自动滑动收回到第二支柱中,省去了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收回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槽型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上翻门机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通常门体上安装有门锁以将门体锁定,而在使用时则打开门锁并将门体上下翻起即可。现有技术中,门体多采用气弹簧撑杆装置进行门体的支撑。然而,气弹簧撑杆装置由于没有自锁功能,且安全角较小。当门体翻转较小的角度时(例如大于20°时)则会自动开启门体,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上翻门的门体支撑结构所能够支撑的角度是固定,当根据需要的角度翻开上翻门后只能够通过手动扶住或者外加固定工具进行固定,工作人员使用起来及其的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槽型支撑结构,包括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外壁下方活动套接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内壁两侧对称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靠近第二支柱的一端开有卡槽,所述第二支柱的外壁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柱,且导柱与卡槽滑动卡接;
所述第一支柱靠近第二支柱的一端固接有卡勾,所述第二支柱的外壁靠近卡勾的一侧开有多个通孔,且卡勾远离第一支柱的一端插入到通孔中,且卡勾与通孔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柱的内部下方开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固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与第三滑槽的内壁上方相贴合,所述第二支柱的外壁前后两侧对称开有第二滑槽,且导柱与第二滑槽滑动卡接,所述导柱贯穿第二滑槽与滑块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的形状为偏心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导柱和卡槽的配合,能够在开门后使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自动对接固定,完成上翻门的固定,通过卡勾和通孔的配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节上翻门打开的角度并进行固定,通过导柱和第一滑槽的配合,能够在关闭上翻门时使第二导柱自动滑动收回到第二支柱中,省去了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收回的操作,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同时通过卡槽偏心圆形状的设计,使导柱只需向上移动即可完成换位,进入到卡槽中卡住或者滑动进入到第一滑槽中,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换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第二支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支柱,2、第一滑槽,3、卡勾,4、第二支柱,5、第二滑槽,6、卡槽,7、导柱,8、通孔,9、压缩弹簧,10、第三滑槽,1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天新阳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航天新阳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96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浇筑施工用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捷衬衫线条对折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