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模棍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7949.7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翟记波;翟记澎;张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75 | 分类号: | E04G17/075;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模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顶模棍,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和抵接部,支撑部用于支撑浇筑模板,以限定两个浇筑模板之间的间距,支撑部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分别搭接于两个浇筑模板之间的一个钢筋上;抵接部抵靠于浇筑模板的内侧,抵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支撑部的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模棍,无需切割,无需焊接固定,提高了施工效率。且由于抵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支撑部的横截面积,增大了顶模棍与浇筑模板的接触面积,可以避免因应力集中而导致顶模棍的端部穿透强度较低的浇筑模板,从而能够保证浇筑模板的垂直度,以使浇筑完成后的墙体垂直,浇筑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模棍。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墙体的浇筑通常采用现场浇筑,即在现场组装墙体的两侧浇筑模板,横竖钢筋设置在两侧的浇筑模板之间,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两侧浇筑模板的间隙(即墙体的截面尺寸)需要顶模棍来控制。
现有技术中的顶模棍通常采用表面带肋的钢筋或混凝土顶模棍,通过钢筋或混凝土顶模棍的两端抵住两侧的浇筑模板,以控制墙体的截面尺寸。采用钢筋顶模棍时,钢筋的端头必须用切割机锯平后刷防锈漆,加工制作慢,且使用时需要将钢筋顶模棍焊接于立柱钢筋上,施工过程繁琐。另外,当使用的浇筑模板的强度较低时,现有技术中的钢筋和混凝土顶模棍,由于其端部横截面积小,在进行垂直度调整时,容易穿透强度较低的浇筑模板,从而影响浇筑模板的垂直度,导致浇筑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模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能够保证墙体浇筑的垂直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模棍,包括:
支撑部,用于支撑浇筑模板,以限定两个所述浇筑模板之间的间距,所述支撑部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浇筑模板之间的一个钢筋上;
抵接部,抵靠于所述浇筑模板的内侧,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抵接部,或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撑部的横截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模棍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抵接部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矩形内接于所述半圆形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模棍的优选方案,所述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25mm和20mm,所述半圆的半径为27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模棍的优选方案,所述抵接部的弧形凸起侧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模棍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抵接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矩形位于所述圆形内,所述矩形的中心与所述圆形的中心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模棍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模棍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距所述支撑部的端部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模棍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槽紧贴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厚度为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模棍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为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槽口长度为20mm,坡度15-20度,深度为5-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模棍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抵接部由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7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药剂科用配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配送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