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05206.6 | 申请日: | 2021-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40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县盛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28;B30B9/20;B30B9/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冉 |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水 生活 垃圾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进料斗、破碎碾压辊;所述主体框架上侧的左方设置有进料斗,且主体框架与进料斗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进料斗内的下方,且隔板与进料斗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破碎碾压辊设置在进料斗内的上方,且破碎碾压辊与进料斗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齿轮分别设置在破碎碾压辊和第一伺服电机的前端,且齿轮分别与破碎碾压辊和第一伺服电机通过平键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处理效率高,去水效果好以及防止二次污染的优点,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而由于人们通常将生活垃圾进行混装处理,经常会导致生活垃圾出现浸水的问题,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还对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工作造成了大量的负担。
目前在对浸水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时,通常使用沥干的方式去除其内部的水分,其操作周期较长,降低了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同时,无法彻底清除矿泉水瓶、牛奶盒等相对密封状态生活垃圾中的液体,导致去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在对浸水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时,通常使用沥干的方式去除其内部的水分,其操作周期较长,降低了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同时,无法彻底清除矿泉水瓶、牛奶盒等相对密封状态生活垃圾中的液体,导致去水效果不佳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进料斗、隔板、破碎碾压辊、第一伺服电机、齿轮、排水孔、集水槽、连接管、绞龙输送辊、第二伺服电机、出料管、支撑;所述主体框架上侧的左方设置有进料斗,且主体框架与进料斗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进料斗内的下方,且隔板与进料斗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破碎碾压辊设置在进料斗内的上方,且破碎碾压辊与进料斗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进料斗的右侧,且第一伺服电机与进料斗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分别设置在破碎碾压辊和第一伺服电机的前端,且齿轮分别与破碎碾压辊和第一伺服电机通过平键相连接;所述排水孔位于主体框架下侧的左方,且排水孔与主体框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集水槽设置在主体框架下侧的左方,且集水槽与主体框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管设置在进料斗和集水槽的中间,且连接管分别与进料斗和集水槽通过螺栓规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绞龙输送辊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内部,且绞龙输送辊与主体框架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绞龙输送辊的右端,且第二伺服电机与绞龙输送辊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出料管设置在主体框架下侧的右方,且出料管与主体框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分别设置在主体框架下侧的左右两方,且支撑与主体框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所述主体框架为圆筒状结构,且主体框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所述隔板为弧形的板状结构,且隔板设有栅形的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所述破碎碾压辊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有两处,且破碎碾压辊与第一伺服电机通过齿轮之间的齿槽配合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浸水生活垃圾压碾处理装置所述排水孔为圆形的通孔,且排水孔呈矩阵排列的方式设有多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县盛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丰县盛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5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裤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刚性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