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操作简单的矿山安全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05005.6 | 申请日: | 2021-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0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权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权太明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16099 青海省海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简单 矿山 安全 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操作简单的矿山安全救生装置,涉及救生舱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舱体,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外轴侧套有转框,转框与固定柱转动连接,转框外周侧固定连接有钢化玻璃板,转框安装有钢化玻璃板,转框绕固定柱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销板、销槽、转销、转轴、抵块、钢化玻璃板和卡销,使钢化玻璃板只可以沿着一个方向转动,而且只需要转动即可让使用者进入舱内,只需用身体挡住一侧玻璃板即可防止外部渣土进入内部,无需训练就能使用,操作十分简单,大大保护了矿工的生命安全,而且可以反复使用,节省成本,具有十分良好的推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操作简单的矿山安全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的大格局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达到近70%。我国的煤炭产量虽然只占世界煤炭产量的1/3,但煤矿矿难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4/5。世界每发生20起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煤矿灾难中,就有8起发生在中国,频繁的矿难不仅造成了许多家庭的破裂,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在人本理念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大环境下,积极开展矿山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时刻遭受矿井灾害威胁的煤矿工人的迫切愿望。
现有安全舱打开关闭时需要比较繁琐的步骤和较长的时间,对于发生矿难时每一秒对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都至关重要,于是,提出一种操作简单的矿山安全救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矿山安全救生装置,解决现有的救生舱开启时浪费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操作简单的矿山安全救生装置,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轴侧套有转框,所述转框与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转框外周侧固定连接有钢化玻璃板,转框安装有钢化玻璃板,转框绕固定柱转动,矿难发生时,使用者从舱门右半边进入舱体,迅速转移到舱体左半边,顺势把钢化玻璃板推动半周,再回到右边,抵住钢化玻璃板,即可完成避难。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上内壁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端面安装有滑轮,活动板可以沿着滑轨滑动,打开活动板,可以使用储存在舱体内部的工具和食物。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前端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活动板上安装把手,方便使用者推动活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舱体后端面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上端面设置有制氧机,所述制氧机周侧面连接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另一端贯穿于固定板,固定板后端面与舱体后端面内侧壁之间有较大空间,可以存放水、食物和生存工具,设置制氧机为了防止使用者在舱内缺少氧气导致窒息,制氧机内的氧气通过输氧管导入舱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下底壁设置有充电烘暖机,充电烘暖机需要定期检查和充电,以备应对突发情况,防止使用者在舱内无法取暖。
进一步地,所述钢化玻璃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卡销,所述卡销位置与抵块和转销相适应,抵块可以抵住转销使转销只可向一个方向转动,卡销穿过转销后不可沿反方向再穿回去。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销板和抵块,所述抵块位于销板下方,所述销板一侧面开有销槽,所述销槽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设置有转销,所述转销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销板与转销位置相适应,转轴固定安装在销板上,转销可以绕着转轴转动,但是转销会受到抵块限制,只可向一个方向转动,当卡销从抵块上方穿过转销时,转销会由于重力作用回到原来位置,此时钢化玻璃板只沿一个方向转动,若往回转动则会被转销和抵块共同作用,使钢化玻璃板无法往回转动,使用者只需用身体抵住进入舱体半边的钢化玻璃板即可防止外部渣土进入舱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权太明,未经权太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5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