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静电复合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3267.9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2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灿;赵甲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好材好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17/12;B32B19/08;B32B19/06;B32B3/24;B32B5/02;B32B27/12;B32B27/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静电 复合 无纺布 | ||
1.一种新型防静电复合无纺布,包括布体(1),所述布体(1)中部设置有防静电层(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防水层(4)和防火耐热层(7),所述布体(1)底下端设置有透气防水层(4),所述布体(1)底部设置有防火耐热层(7),所述防火耐热层(7)包括顶层(71)、玻璃纤维网布格(72)、石棉层(73)、中间快干层(74)、玻璃棉毡(75)、耐高温层(76)和加固层(77),所述顶层(71)底部设置有玻璃纤维网布格(72),所述石棉层(73)安装于玻璃纤维网布格(72)底部,所述中间快干层(74)通过粘合剂与石棉层(73)底部粘接,所述玻璃棉毡(75)与中间快干层(7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耐高温层(76)与玻璃棉毡(75)底部粘接,所述加固层(77)与耐高温层(7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层(71)与防静电层(5)底部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静电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体(1)内部设置有转动辊(2),所述转动辊(2)内中部设置有转轴(3),所述防静电层(5)底部设置有石墨烯纤维层(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静电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防水层(4)包括涤纶层(41)、导流孔层(42)、纱网层(43)、腈纶棉(44)和透气孔层(45),所述涤纶层(41)底部设置有导流孔层(42),所述纱网层(43)通过粘合剂与导流孔层(42)底部粘接,所述腈纶棉(44)安装于纱网层(43)底部,所述透气孔层(45)与腈纶棉(4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涤纶层(41)与布体(1)底部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静电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棉毡(75)的容重为10~32kg/m3,并且玻璃棉毡(75)的厚度为15~1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静电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快干层(74)呈长方体状,并且中间快干层(74)长度设置为3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静电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层(73)厚度设置为0.5厘米,并且石棉层(73)的导热系数为0.104~0.260千卡/米·度·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防静电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层(42)长度设置为30厘米,并且导流孔层(42)上的导流孔之间的距离为0.2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防静电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层(45)呈网状,并且透气孔层(45)上的通孔打小设置为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好材好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好材好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32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集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推土机前机罩加工用折弯机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