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压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02045.5 | 申请日: | 2021-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8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樊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友仁 |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08;B28C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4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压浆设备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是第二搅拌桶及第一搅拌桶,在第一搅拌桶下安装有称重传感器,并设置有升降卷扬提升可分隔多个部分的投料箱,在投料箱下部设置有电动出料器,通过单独的控制柜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整体方便移动,准确控制混凝土配比,增加了混凝土存放的功能,方便人工操作,提升搅拌效率,实现了电气化,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压浆设备涉及一种搅拌压浆装置,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搅拌或压浆装置,一般需要人工将水泥、石子、砂子、水进行配比后再送入搅拌机中搅拌,这种配料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产生配比的误差,同时,还普遍存在搅拌搅拌效率低,噪音大等问题,影响压浆的质量。
CN201820154063.6智能化配料控制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混凝土搅拌装置主体,所述混凝土搅拌装置主体的下部左右两侧壁之间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垂直于搅拌轴的搅拌棍和搅拌刀,所述混凝土搅拌装置主体的上部设置有计量漏斗,所述计量漏斗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混凝土搅拌装置主体的顶壁上,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混凝土搅拌装置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PLC控制器,该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失误对混凝土配比的影响,而且提高了搅拌的效率,但是没有提升机构,放料不方便,并只有一级搅拌,搅拌后的混凝土没的地方存放,影响效率。
CN201810195993.0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多个用于进料的进料装置、设置于所有进料装置下方并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包括顶部开口且用于容纳物料的搅拌筒,搅拌筒的底部中央穿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水平转动搅拌轴的搅拌电机,搅拌轴位于搅拌筒内的部分套接有与搅拌轴固定连接的叶轮,搅拌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每个进料装置包括底部开口且与支撑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的挡料筒,每个挡料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挡料筒连通的进料斗。该方案中进料斗为固定,要采用人工直接补料或采用辅助传送机构把物料传送到进料斗内,采用人工很不方便,采用辅助传送机构增加了成本,外置辅助传送机构也不容易安装及固定,更不方便转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压浆设备,不仅可以整体方便移动,还可以减少人工失误对压浆配比的影响,不易产生配比误差,采用了两级搅拌桶增加了存放的功能,采用投料箱可升降及移动方便,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升搅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压浆设备,在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桶底座,在第二搅拌桶底座上有第二搅拌桶,第二搅拌桶上方有第二搅拌桶开口,在第二搅拌桶开口中设置有第二搅拌桶搅拌器;在底座上靠近第二搅拌桶底座处设置有第一搅拌桶底座,在第一搅拌桶底座安装有称重传感器,在称重传感器上安装有第一搅拌桶,在第一搅拌桶上方设置有第一搅拌桶搅拌器,在第一搅拌桶上部开有第一搅拌桶开口,在第一搅拌桶下部设置有阀门,阀门出口位于第二搅拌桶开口上方;在底座上靠近第一搅拌桶底座处设置有升降卷扬机底座,在升降卷扬机底座上方安装有升降卷扬机,在升降卷扬机底座的立柱上设置的可沿立柱移动的升降架,在升降架下方设置有可向第一搅拌桶开口方向移动的投料箱,在投料箱下部设置有出料器,投料箱可移动到第一搅拌桶开口上方使出料器出口对正第一搅拌桶开口,升降卷扬机有吊绳与升降架连接,通过控制升降卷扬机可使投料箱升降,通过控制出料器可使投料箱内物料落到第一搅拌桶搅拌器内,阀门可使第一搅拌桶物料流到第二搅拌桶。还单独设置有控制柜、水泵,控制柜可接收称重传感器信号并可分别控制第二搅拌桶搅拌器、第一搅拌桶搅拌器、升降卷扬机、出料器、水泵。
进一步地:投料箱为有多个投料口,两个投料口之间隔板隔开,对应每个投料口在投料箱下部有出料器。
进一步地:投料箱两个投料口之间隔板隔开空腔为在投料箱向第一搅拌桶开口方面上截面为倒梯形,在所述投料箱梯形底部设置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友仁,未经樊友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2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