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网络记录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1814.X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7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琴;张澳;冯心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一叶知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7 | 代理人: | 刘洪雨 |
地址: | 34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网络 记录 分析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网络记录分析装置,包括壳体、主板、电源单元、液冷散热单元、显示屏、电源接口、可拆卸风扇,壳体具有空腔,壳体上开设有通风通道,通风通道包括相对的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主板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并与电源单元连接,用于记录网络数据和分析网络数据;液冷散热单元包括液冷散热板、液冷泵、循环液、液冷管道和换热器,循环液充斥于液冷散热板、液冷管道和换热器内,液冷散热板贴附于主板设置,换热器设置在第一通道口处;显示屏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显示网络数据;电源接口设置在壳体上;可拆卸风扇设置在第二通道口处,可拆卸风扇的出风口朝向第二通道口,经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流经通风通道并从第一通道口吹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变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网络记录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高度依赖智能/数字化变站内的通信网络。变电站的网络负荷以及网络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攸关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智能网络记录分析仪的出现,大大提升了智能变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现有的智能网络记录分析仪,散热问题处理得不是很好,安全风险不低,不利于智能变电技术的推进和在高安全要求条件下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网络记录分析装置,以提升智能网络记录分装置的散热效果,进一步保证智能网络记录分装置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网络记录分析装置,包括壳体、主板、电源单元、液冷散热单元、显示屏、电源接口、可拆卸风扇,所述壳体内的空腔用于容纳所述智能网络记录分析装置的部分或全部部件,以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贯穿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用于记录网络数据和分析网络数据;所述液冷散热单元包括液冷散热板、液冷泵、循环液、液冷管道和换热器,所述液冷散热板和换热器通过所述液冷管道连通,所述液冷泵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内并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循环液充斥于所述液冷散热板、所述液冷管道和所述换热器内,所述液冷散热板贴附于所述主板设置,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口处;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电源单元和所述主板连接,用于显示网络数据;所述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可拆卸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口处,并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可拆卸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通道口,经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流经所述通风通道并从所述第一通道口吹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网络记录分析装置包括壳体、主板、电源单元、液冷散热单元、显示屏、电源接口、可拆卸风扇,壳体上开设有贯穿壳体的通风通道(具有相对的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主板则设置于壳体的空腔内,而液冷散热单元包括液冷散热板、液冷泵、循环液、液冷管道和换热器(液冷散热板和换热器通过液冷管道连通,液冷泵设置于换热器内并与电源单元连接,循环液充斥于液冷散热板、液冷管道和换热器内),液冷散热板贴附于主板设置,可以利用液冷散热板内的循环液吸收主板的大量热量,吸收了热量的循环液循环到换热器时,设置在第一通道口处的换热器能够很好地对循环液进行冷却散热。而可拆卸风扇设置在第二通道口处,可拆卸风扇的出风口朝向第二通道口,经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流经通风通道并从第一通道口吹出。这样可以利用可拆卸风扇对主板、液冷散热板、液冷管道、换热器等进行进一步的散热,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对主板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换热器内循环液的冷却效率,二者相辅相成,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进一步保证智能网络记录分装置的可靠性,便于智能变电技术的推进和智能网络记录分装置在高安全要求条件下的应用。另外,可拆卸风扇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安装或拆除,使用十分灵活便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拆卸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形状一致,且所述出风口的边沿设有通道连接件,所述通道连接件可插入所述第二通道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未经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18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设于硒鼓壳的导电芯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灯具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