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变速箱摩擦片直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1577.7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4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益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F16D1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3151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速箱 摩擦 片直连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摩擦片直连机构,包括摩擦片毂和设于摩擦片毂下端开口处内的摩擦片;摩擦片包括连接片和连接器;摩擦片毂下端开口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环向分布的卡圈,卡圈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狗齿槽,对应地,连接片的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相同数量的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狗齿,多个狗齿分别插入在多个狗齿槽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摩擦片与离合器的直接连接,从而大幅减小了动力损耗;并且由于狗齿的宽度小,在承受较大扭力时不易变形,从而延长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摩擦片直连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箱是相对于手动变速箱而出现的一种能够自动根据汽车车速和发动机转速来进行自动换挡操纵的变速装置;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的常用部件,可将传动系统随时分离或接合,摩擦片是用来连接自动变速箱与离合器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完成变速箱的自动换挡。
现有自动变速箱中的摩擦片采用宽度较大并且数量较少的卡齿与离合器中的钢片连接,动力必须经由钢片才能间接传输到离合器中,因此损耗较大;并且由于卡齿的宽度较大,所以在承受较大扭力时容易变形,导致使用寿命较短,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摩擦片与离合器的直接连接以大幅减小了动力损耗,并延长了摩擦片使用寿命的自动变速箱摩擦片直连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变速箱摩擦片直连机构,包括摩擦片毂和设于摩擦片毂下端开口处内的摩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包括连接片和连接器;所述摩擦片毂下端开口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环向分布的卡圈,所述卡圈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狗齿槽,对应地,所述连接片的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相同数量的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狗齿,多个所述狗齿分别插入在多个狗齿槽中;所述连接器同心设于连接片的下方,所述连接片的外侧端面上向外形成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一卡块,对应地,所述连接器的内侧端面上向外形成有相同数量的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二卡块,多个所述第二卡块与多个第一卡块间隔分布;每个所述第二卡块的上侧均贴合在连接片的外侧端面上,每个所述第一卡块的下侧均贴合在连接器的内侧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的内侧端面中心向外形成有锥形凸台,所述连接片的外侧端面中心开设有第一沉孔,多个所述第一卡块均环绕在第一沉孔的外部,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同心并贯穿经过锥形凸台。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的外侧端面上向外形成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外端向外形成有第二台阶部,所述连接器的外径小于第二台阶部的外径并大于第一台阶部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台阶部的外侧端面中心开设有沉腔,所述沉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卡块均环绕在第二通孔的上端开口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上设置有宽度较小并且数量较多的狗齿,多个狗齿分别插入到摩擦片毂上的多个狗齿槽中以实现了摩擦片与离合器的直接连接,从而大幅减小了动力损耗;并且由于狗齿的宽度小,在承受较大扭力时不易变形,从而延长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侧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侧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益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益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1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模块化远端航站楼的模块
- 下一篇:一种适老化接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