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新能源电池托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1231.7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应松;赵连洋;王小伟;余英俊;董士阳;李晋;孙越;叶洋;赵明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64;B60K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章荣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新能源 电池 托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新能源电池托架结构,其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电池托架重量较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电池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嵌设有内螺纹管。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满足整体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同时又可以减轻电池托架的重量,达到轻量化的目的,从而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并有助于降低电池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轻量化新能源电池托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电池托架基本上都是方管+槽型件的结构,参照图1和图2,其中电池固定在槽钢1上,槽钢1上开设有安装孔11,然后在槽钢1下方预埋与安装孔11相对的螺母。
但是,因为用于固定电池的槽型件壁厚很难降低,导致电池托架重量较大,影响生产成本和电池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新能源电池托架结构,其既可以满足整体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同时又可以减轻电池托架的重量,从而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并有助于降低电池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新能源电池托架结构,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电池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嵌设有内螺纹管。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固定管,且两个所述固定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管。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四个固定支架,且每一所述固定支架的短边均与另一所述固定支架的长边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两个内支管,且两个所述内支管将所述外框架内分为中间区域和两个侧边区域;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支架分别位于两个侧边区域内,另外两个所述固定支架则均是一部分位于侧边区域内,另一部分位于中间区域内。
进一步地,对于一部分位于侧边区域而另一部分位于中间区域的所述固定支架,其固定管被所述内支管分为两段。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内支管之间设置有辅助支管。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与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上设置有侧支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固定管代替槽型件,能够使结构更加简洁、可靠,无冗余结构,从而降低电池托架重量,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并降低材料成本;
2、经过CAE对比分析,轻量化的电池托架其刚度、强度均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3、采用轻量化的电池托架,有助于降低电池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电池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槽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轻量化新能源电池托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固定管的剖视图。
图中:1、槽钢;11、安装孔;2、外框架;3、固定管;31、内螺纹管;4、内支管;5、支撑管;6、辅助支管;7、侧支架;8、加强板;9、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1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底座和电刺激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吸塑正负压模具侧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