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0632.0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0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宋莲花;赖孟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莲花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2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自动化 设备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配置箱,配置箱空心设置,且远离地面一侧开口设置,配置箱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接有插座,插座嵌设有第一面板,配置箱的开口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面板,第二面板远离地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蜗杆两侧啮合有两个蜗轮,蜗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第二连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另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与第二面板,两个第三连杆,两个第二连杆、两个第一连杆均通过蜗杆对称设置,配置箱靠近地面一侧设有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电气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传统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通常是人工手持电气自动化设备与蓄电池的导电端连接进行充电。
现有的充电方式存在定位难,在充电时,由于自动化设备与充电装置之间没有固定,在充电装置收到外力时,容易造成接触不良并且会导致充电线的损坏,降低充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其具有的优点:通过设置的配置箱、蓄电池、插座、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夹持装置、第一电机、蜗杆、蜗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夹持板、第三连杆,将整个装置移动到待充电的自动化设备周围,然后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运动带动蜗杆旋转,进而带动蜗轮旋转,使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运动,进而带动夹持板运动,使得夹持板对待充电的设备进行固定夹持,防止此装置在受到外力时移动,造成接触不良,导致充电线的损坏,提高充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包括配置箱,所述配置箱空心设置,且远离地面一侧开口设置,所述配置箱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接有插座,所述插座嵌设有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配置箱固定连接,所述配置箱的开口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远离地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两侧啮合有两个轴线竖直设置的蜗轮,两个所述蜗轮均与所述第二面板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另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面板,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均通过蜗杆对称设置,所述配置箱靠近地面一侧设有减震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配置箱、蓄电池、插座、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夹持装置、第一电机、蜗杆、蜗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夹持板、第三连杆,将整个装置移动到待充电的自动化设备周围,然后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运动带动蜗杆旋转,进而带动蜗轮旋转,使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运动,进而带动夹持板运动,使得夹持板对待充电的设备进行固定夹持,防止此装置在受到外力时移动,造成接触不良,导致充电线的损坏,提高充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莲花,未经宋莲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0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