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制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7670.5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0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虎胜;刘海涛;李凯宇;王东;王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兰察布市珂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0 | 分类号: | C01B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2400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制备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制备系统,包括:氧气供应装置,用于提供氧气;臭氧生成装置,连接于所述氧气供应装置以将氧气生成臭氧;冷却装置,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以对所述臭氧生成装置进行冷却;臭氧暂存装置,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以对生成的臭氧暂时储存;供电装置,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以对所述臭氧生成装置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所述臭氧制备系统通过电离氧气的方式进行臭氧的生成,结构简单,系统故障率低,且能够提供生成量稳定的臭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制备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化学式是O3,臭氧有强氧化性,臭氧溶解在水里时,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臭氧能够作为氧化剂、漂白剂、脱臭剂、空气净化剂及消毒杀菌剂,臭氧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产生污染。
随着臭氧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针对如何进行臭氧的生产,有很多成型的现有设备。
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74492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臭氧制备装置,其包括外壳体、电极组、阳极接头及阴极接头,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具有盛放电解液的中空部,所述电极组设置在该中空部内;所述阳极接头与阴极接头分别设置在外壳体上,且所述阳极接头与电极组上的阳极板连接,所述阴极接头与电极组上的阴极板连接;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间隔设置,且其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外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臭氧出口,所述臭氧出口与电极组上的间隙位置相对。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制备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采用电解的方式生产臭氧,生成的臭氧含量少且臭氧的生成量不稳定,大部分生成了氧气和氢气;
电解设备结构复杂,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制备系统,通过电离氧气的方式进行臭氧的生成,结构简单,且能够提供生成量稳定的臭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制备系统,包括:
氧气供应装置,用于提供氧气;
臭氧生成装置,连接于所述氧气供应装置以将氧气生成臭氧;
冷却装置,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以对所述臭氧生成装置进行冷却;
臭氧暂存装置,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以对生成的臭氧暂时储存;
供电装置,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以对所述臭氧生成装置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生成装置包括第一封堵盖、第二封堵盖、水冷散热管、第二电极管、臭氧生成管腔、介电管、第一电极管和冷却水管腔,所述水冷散热管、第二电极管、介电管及第一电极管的两端均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封堵盖和所述第二封堵盖,所述第一电极管的内腔为所述冷却水管腔,所述第二电极管和所述介电管之间为所述臭氧生成管腔,所述冷却水管腔连通有冷却水进管和冷却水出管,所述臭氧生成管腔连通有氧气入管和臭氧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供应装置包括空压机、与所述空压机连通的空气过滤器、与所述空气过滤器连通的空气干燥装置、与所述空气干燥装置连通的空气缓冲罐、与所述空气缓冲罐连通的除油器、与所述除油器连通的PSA制氧机和与所述PSA制氧机连通的粉尘过滤器,所述粉尘过滤器连通于所述氧气入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散热管包括散热内管、散热外管和位于所述散热内管和所述散热外管之间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连通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散热内管和所述散热外管的两端分别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封堵盖和所述第二封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兰察布市珂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乌兰察布市珂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7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设计用多功能落地照射灯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加热杯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