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产生脉冲信号的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97150.4 | 申请日: | 2021-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0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梁勖;施阳杰;林颖;徐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3K3/02 | 分类号: | H03K3/02;H03K3/011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脉冲 信号 电路 | ||
1.一种产生脉冲信号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组件(1)、第二开关组件(2)和充放电容(C0),用于给充放电容(C0)供电的电源,以及与第二开关组件(2)并联的负载电阻(R0);
所述第一开关组件(1)和第二开关组件(2)均由触发信号控制启闭状态;所述负载电阻(R0)两端的电压用于产生脉冲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脉冲信号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1)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第一开关单元(11)包括第一晶体管(Q1),与第一晶体管(Q1)并联的用于防止第一晶体管(Q1)被击穿的第一保护组件;
所述第二开关组件(2)包括第二开关单元(2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1)包括第二晶体管(Q2),与第二晶体管(Q2)并联的用于防止第二晶体管(Q2)被击穿的第二保护组件;
所述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和充放电容(C0)构成串联,所述负载电阻(R0)与第二晶体管(Q2)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生脉冲信号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电性参数和第二晶体管(Q2)的电性参数相同,所述第一保护组件的电性参数与第二保护组件的电性参数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生脉冲信号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数量和第二开关单元(21)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中的各个第一晶体管(Q1)与第二开关单元(21)中的各个第二晶体管(Q2)构成串联电路。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产生脉冲信号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以及与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并联的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晶体管(Q1)为第一IGBT晶体管,所述第一IGBT晶体管的C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第一IGBT晶体管的E极相连接,所述第一IGBT晶体管的G极用于接入触发信号trig_1;
所述第二保护组件包括串联的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以及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并联的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晶体管(Q2)为第二IGBT晶体管,所述第二IGBT晶体管的C极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以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第二IGBT晶体管的E极相连接,所述第二IGBT晶体管的G极用于接入触发信号trig_2;
所述第一IGBT晶体管的E极与第二IGBT晶体管的C极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生脉冲信号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实际电路,在实际电路中:所述负载电阻(R0)为制动波纹电阻,所述制动波纹电阻包括串联的负载杂散电感(L01)和负载纯电阻(R01),以及与负载杂散电感(L01)和负载纯电阻(R01)所在的电路支路并联的负载分布电容(C01);
所述负载杂散电感(L01)和负载纯电阻(R01)所在的电路支路还与第二晶体管(Q2)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71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型电控柜
- 下一篇:一种男科用阴茎勃起测量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