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93186.5 | 申请日: | 2021-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7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郭阳斌;熊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联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H02S10/40;H02S10/20;H02S20/30;H02S30/20;H05K5/02;H05K5/03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李汉强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仪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仪器上安装有可拆卸电池,仪器上设置提手,提手位于仪器侧面,在提手的安装部位设置卡槽,卡槽与太阳能供电仪表箱内部的卡点位置对应,该结构将仪器的电池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在运输时取下电池即可通过安检,随人携带,快捷方便,设备与携带箱体结合形成便携式太阳能供电仪表箱,方便携带的同时满足对设备的应急供电需求,同时太阳能板增加的重量小,满足便携需求的同时也满足给长时间使用的设备进行供电,便携性与便利性都较为突出,在仪器与箱体内设置固定用的卡槽与卡位,避免仪器在箱体内收到撞击、晃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表携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交通运输或者乘坐过程中,电子设备的电源一直是一个难点,如飞机乘坐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电池作出严格的限制,而很多设备为了满足较高的耗电需求,往往需要设置较大的电池,电池内含有的能量较多,完全不被允许带上飞机。而很多设备价格高昂,如卫星定位设备等,且需要人随身携带,很大一部分的设备的电池无法携带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进行出行,费时费力。同样的,设备中含有电池也不能进行邮寄、快递、托运等方式进行运输,造成设备的运输困难,使用受到限制。而在当地另行购买电池一是耗费成本较高,二是不一定可以在当地进行购买,在长时间得不到电源补充时电池也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将仪器的电池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在运输时取下电池即可通过安检,随人携带,快捷方便,设备与携带箱体结合形成便携式太阳能供电仪表箱,方便携带的同时满足对设备的应急供电需求,同时太阳能板增加的重量小,满足便携需求的同时也满足给长时间使用的设备进行供电,便携性与便利性都较为突出,在仪器与箱体内设置固定用的卡槽与卡位,避免仪器在箱体内收到撞击、晃动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仪器上安装有可拆卸电池,仪器上设置提手,提手位于仪器侧面,在提手的安装部位设置卡槽,卡槽与太阳能供电仪表箱内部的卡点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在仪器上设置有电池安装板A,电池上设置有电池安装板B,电池通过电池安装板B与电池安装板A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仪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提手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在仪器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提手高于仪器上表面,提手向仪器内侧弯曲形成与太阳能供电仪表箱壁面之间拿取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个提手上卡槽的数量为两个,卡槽位于提手安装部位的底部两侧,呈向下弯曲的圆弧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两个提手上的总计四个卡槽的上端高度一致,即仪器在箱体中呈水平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提手使用螺钉固定在仪器上,螺钉固定位置位于卡槽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太阳能供电仪表箱的卡点是由圆螺母安装在箱体内壁上构成,圆螺母的位置与数量与设备的卡位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太阳能供电仪表箱的箱盖与箱体之间设置有阻尼铰链,太阳能板安装在箱盖上,多个太阳能板折叠在箱盖内的凹陷空间内,多个太阳能板之间使用阻尼旋转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仪表结构,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太阳能供电仪表箱为仪器进行充电或直接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联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联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3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