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纶包芯纱塔筒纱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1919.1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6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巨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4 | 分类号: | D06B2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格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1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纶包芯纱塔筒纱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纶包芯纱塔筒纱架,包括至少2排承重梁,用于支承托纱件;托纱件固定于承重梁上方;托纱件上垂直设有若干纱棒,以纱棒为中心的托纱件上设有纱管穴,氨纶包芯纱塔筒以纱管穴作为底部基准向纱棒顶部方向堆设,相邻纱棒之间的中心距为氨纶包芯纱塔筒大头直径的1‑1.3倍;所述纱管穴是直径大于氨纶包芯纱塔筒的染色管大头外径,小于氨纶包芯纱塔筒的染色管大头外径1.5倍的沉孔,沉孔深度为5‑25mm。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使氨纶包芯纱筒两端的纱线不抛纱,有效控制染色管与染色管砸断纱的问题;可以同时存放多个品种的纱线,而且不容易混淆,方便清点;用一辆液压车就可以整体搬移,避免纱筒落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纶包芯纱塔筒纱架。
背景技术
氨纶包芯纱在染色前要进行装笼,现有技术是采用手推车将无规则堆放的纱筒转移装笼,氨纶包芯纱筒两头的纱线容易抛移,染色管与染色管之间互相碰撞会砸断抛出染色管的氨纶包芯纱,造成纱线损耗,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氨纶包芯纱两端纱线抛移的氨纶包芯纱塔筒纱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氨纶包芯纱塔筒纱架,包括:
承重梁,包括至少2排承重梁,用于支承托纱件;
托纱件,固定于承重梁上方;托纱件上垂直设有若干纱棒,以纱棒为中心的托纱件上设有纱管穴,氨纶包芯纱塔筒以纱管穴作为底部基准向纱棒顶部方向堆设,相邻纱棒之间的中心距为氨纶包芯纱塔筒大头直径的1-1.3倍;所述纱管穴是直径大于氨纶包芯纱塔筒的染色管大头外径,小于氨纶包芯纱塔筒的染色管大头外径1.5倍的沉孔,沉孔深度为5-25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梁的厚度为30-100mm,高度为60-200mm,长度为500-1800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托纱件包括托纱板或托纱梁,托纱板为无间隙整体板,托纱板整体固定在承重梁上;托纱板的长和宽为500-1800mm,厚度为20-60mm;托纱梁为条形板,承重梁上至少设有3-10排托纱梁,相邻托纱梁之间的中心间距为氨纶包芯纱塔筒大头直径的1-1.3倍,托纱梁的宽度和厚度为20-150mm,长度为500-1800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纱棒的外径小于氨纶包芯纱塔筒的染色管小头内径的0.1-3mm,纱棒的高度等于3-10个氨纶包芯纱塔筒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托纱板上矩形阵列有3-10排纱棒;各排托纱梁上均设有3-10个纱棒。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纱棒顶端设有控管头,控管头为上小下大的圆锥体,圆锥体下端的最大外径小于氨纶包芯纱塔筒的染色管小头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纱管穴的沉孔直开于托纱件表面,与托纱件一体式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纱管穴设于托纱片上,所述托纱片串在纱棒底部,中心设有纱管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托纱片的外径不小于氨纶包芯纱塔筒大头直径的0.8倍,不大于相邻纱棒之间的中心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托纱片外边缘表面为光滑面或是环形阵列若干压槽的凹凸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使氨纶包芯纱筒两端的纱线不抛纱,有效控制染色管与染色管砸断纱的问题;可以同时存放多个品种的氨纶包芯纱,而且不容易混淆,方便清点;用一辆液压车就可以整体搬移,避免纱筒落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巨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巨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1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纤支镜的螺纹管
- 下一篇:电磁气动阀消声装置及电磁气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