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空气导流与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1146.7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1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俐光;于艺林;李小利;王祥;马恒冲;白宇;李桐;徐显攀;李新;李锁辉;雷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8;F24F8/10;F24F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张卫武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空气 导流 净化 装置 | ||
1.一种室内空气导流与净化装置,该装置集成于应急收治室(1),其特征在于,且该装置包括:
集成于所述收治室(1)上部的进风组件;以及
集成于所述收治室(1)下部的排风组件;
所述进风组件和所述排风组件分别布置于所述收治室(1)的两个相对的墙体处;
所述收治室(1)内壁铺设泡沫板(2);
该装置还包括:
集成于所述收治室(1)内部的导流组件;
所述导流组件将所述收治室(1)内空气导流至所述排风组件;
所述排风组件的排风管上安装有消毒结构(13);
所述排风组件包括:
集成于所述收治室(1)室内的下部的排风机(11);以及
与所述排风机(11)连通的排风管(15);
所述排风管(15)一端与所述排风机(1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治室(1)的外部;
所述排风管(15)置于所述收治室(1)外部的部分安装有排风阀门组,且所述排风阀门组控制所述排风管(15)的开关;
所述排风阀门组包括间隔布置于所述排风管(15)的两个排风阀门,分别为靠近所述排风机(11)的第一排风阀门(12)、以及远离所述排风机(11)的第二排风阀门(14);
所述消毒结构(13)安装于所述第一排风阀门(12)和第二排风阀门(14)之间;
所述排风机(11)上集成有两个吸入管;
两个所述吸入管分别为:
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与所述排风机(11)的出风口连通的侧吸入管(10);以及
沿竖直方向布置、并与所述排风机(11)的出风口连通的顶吸入管(9);
所述导流组件包括:
布置于所述收治室(1)下部的底部风扇(8);以及
布置于所述收治室(1)上部的顶部风扇(7);
所述底部风扇(8)吹风方向朝向所述侧吸入管(10),所述顶部风扇(7)吹风方向朝向所述顶吸入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导流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
集成于所述收治室(1)室内的上部的引风机(5);以及
与所述引风机(5)连通的进风管(4);
所述进风管(4)一端与所述引风机(5)的入风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治室(1)的外部;
所述进风管(4)置于所述收治室(1)外部的部分安装有进风阀门(3),所述进风管(4)通过所述进风阀门(3)控制开关;
所述引风机(5)的出风口处安装有扩口出风管(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导流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出风管(6)被配置为由靠近所述引风机(5)一端至远离所述引风机(5)一端开口尺寸逐渐增大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导流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入管(10)被配置为由靠近所述排风机(11)一端至远离所述排风机(11)一端开口尺寸逐渐增大的结构;
所述顶吸入管(9)被配置为由靠近所述排风机(11)一端至远离所述排风机(11)一端开口尺寸逐渐增大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导流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结构(13)为消毒箱或内部具有过滤层的消毒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11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循环式筛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乳腺外科术后患肢功能护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