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顶出型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0522.0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5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莫智星;罗远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旭胜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B29C45/40;B29C4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顶出型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二次顶出型注塑模具;它包括左模和右模,左模和右模交界处共同形成有型腔,左模对应型腔设置有五个顶出机构以及三个吹气机构,右模右端设置有一浇口,右模内设置有一个主浇道和五个次浇道,主浇道连通浇口和五个次浇道,所述次浇道外周包裹有加热套,所述主浇道侧壁上设置有五个电热盘。通过吹气机构完成第一次顶出,以柔和且有效的方式使得柔软的注塑件脱离左模,而后通过顶出机构完成第二次顶出,以刚性且快速的动作迫使注塑件快速脱离模具范围,避免注塑件再次与模具接触黏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二次顶出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车门防擦条通常采用柔性塑胶注塑而成(例如硅胶),通过柔软且富有弹性的塑胶注塑件形成对车门边缘的保护,以防开门时磕伤相邻车位上的车子。现有的注塑模具用于注塑车门防擦条时存在问题:柔软的塑胶注塑件通常对于光滑的型腔具有一定的附着力,一般需要使用人工或者机械手让其脱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脱模的二次顶出型注塑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次顶出型注塑模具,它包括左模和右模,左模和右模交界处共同形成有型腔,左模对应型腔设置有五个顶出机构以及三个吹气机构,右模右端设置有一浇口,右模内设置有一个主浇道和五个次浇道,主浇道连通浇口和五个次浇道,所述次浇道外周包裹有加热套,所述主浇道侧壁上设置有五个电热盘。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的顶针倾斜向下设置,便于将注塑件斜向下推出。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机构为离子空气喷嘴,用于将注塑件脱离左模。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套为带恒温控制器的弹簧型电热丝。可缠绕在次浇道上对胶液进行一定程度的增温,减少次浇道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电热盘为恒温电热盘。避免温度过高。
一种二次顶出型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左模和右模安装在液压设备上,使两者可以在液压设备的控制下进行开合动作;
步骤二,将吹气机构外接空压设备,使其可吹气,将顶出机构外接动力机构,使其可以顶出和复位;
步骤三,通过液压设备控制左模和右模合模;
步骤四,向浇口注入热熔胶液,胶液从浇口进入主浇道,再进入次浇道,最后进入型腔;
步骤五,型腔内的胶液定型后通过液压设备将左模和右模开模;
步骤六,先通过吹气机构向型腔吹送空气,由于空气的存在,柔软的注塑件难以再附着在左模上,而后顶出机构的顶针快速伸出,由于注塑件此时不与左模发生黏连故顶针通常不会戳伤注塑件,而是仅仅为注塑件提供一个斜向下的力,利于注塑件快速脱离模具,防止它飘落的过程中再次与模具接触;与此同时,通过加热套和电热盘对残留在次浇道和主浇道内的胶液进行保温,防止堵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吹气机构完成第一次顶出,以柔和且有效的方式使得柔软的注塑件脱离左模,而后通过顶出机构完成第二次顶出,以刚性且快速的动作迫使注塑件快速脱离模具范围,避免注塑件再次与模具接触黏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模;2、右模;3、型腔;4、顶出机构;5、吹气机构;6、主浇道;7、浇口;8、电热盘;9、次浇道;10、加热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旭胜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旭胜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0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快速消毒杀菌除螨机
- 下一篇:一种玻璃制品多工位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