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89403.3 | 申请日: | 202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1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余贵云;张建;陈建国;周睿;聂晶;洪杰南;王灏棣;陆启亮;陆王琳;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能源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1/40 | 分类号: | F25B41/40;F24F5/00;F24D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能 互补 区域 供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包括冷热水源、可工作于制冷或制热模式的热泵机组和用户换热器组,所述冷热水源与热泵机组之间通过水源侧循环管路相连接,所述热泵机组和用户换热器组之间通过用户侧循环管路相连接,还包括为所述热泵机组供电的供电系统,所述冷热水源包括地表水源和火电厂热水源,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市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火电厂余热资源和地表水资源,降低碳排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因地域原因,我国南方多数城市尚未开展集中供暖,但随着人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逐渐提高,并考虑到南方夏季高温时间较长,开展区域集中供冷供热已成为我国诸多高层次城市新建区建设的选择。在“碳中和”目标下,应加快推进电气化水平,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余热资源开展综合能源服务,降低一次能源消耗,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目前的城市供冷供热系统存在以下缺点和问题:
1)天然气分布式多联供项目受限于燃气价格、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上网电价依赖补贴、运行维护要求高等原因,导致多数项目经济性不好;
2)我国现有的电源结构中燃煤装机仍超过50%,但机组利用小时数普遍偏低,多数电厂处于亏损状态,但大容量高效煤电机组一段时间内仍需起到调峰和保证能源安全的作用,亟需通过能源的外送盘活现有煤电存量资产;
3)终端供能站清洁能源利用率较低,设备设施年利用小时数较低,系统可靠性较低,多能互补理念尚未充分实现;
4)能源行业强调以生产为导向,存在“重发轻供不管用”的传统,缺乏用户信息和数据解析能力,导致供需失衡,能源生产、输送和使用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可靠性高的基于多能互补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包括冷热水源、可工作于制冷或制热模式的热泵机组和用户换热器组,所述冷热水源与热泵机组之间通过水源侧循环管路相连接,所述热泵机组和用户换热器组之间通过用户侧循环管路相连接,还包括为所述热泵机组供电的供电系统,所述冷热水源包括地表水源和火电厂热水源,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市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优选地,所述水源侧循环管路包括与热泵机组相连的共用管道、与火电厂热水源相连的热水管道,以及与地表水源相连的地表水管道,所述热水管道、地表水管道通过切换阀与所述共用管道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仅工作于制冷模式的单冷机组,所述单冷机组通过水源侧循环管路与地表水源相连接,所述单冷机组通过用户侧循环管路与用户换热器组相连接。
更优地,还包括冷却塔,所述热泵机组和单冷机组还通过冷却循环管路与冷却塔相连接。
更优地,所述用户侧循环管路上还设有分水器和集水器,循环水从所述热泵机组和/或单冷机组经过分水器流向用户换热器组,循环水从用户换热器组经过集水器流回所述热泵机组和/或单冷机组。
更优地,还包括蓄冷热罐,所述分水器和集水器还分别通过蓄能循环管路与蓄冷热罐相连接。
更优地,所述热泵机组、单冷机组和蓄冷热罐设于区域能源站内。
更优地,所述区域能源站有多个。
更优地,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设于区域能源站的屋顶及空余位置。
更优地,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冷热水源、供电系统、区域能源站和用户换热器组进行数据采集和集中管控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江西能源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江西能源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9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板自锁式三轨道移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托盘精密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