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引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5302.9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4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靳开周;孙祥清;刘志蒙;黄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12;F02M35/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李志起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气引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气引管结构,具体来说是一种进气引管结构,包括引管本体,所述引管本体内部中空;所述引管本体一端与驾驶舱接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相连接;所述引管本体包括降噪用的波纹管。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引管结构,通过增设波纹管,利用波纹管波纹结构,达到隔振效果,降低进气口噪声,进而优化车辆的通过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气引管结构,具体来说是一种进气引管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通过噪声受到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进气噪声和风扇噪声影响,根据不同的车型,以上影响因素对汽车的通过噪声影响也不一样。
为了有效降低进气系统引气管口的噪声,极大的优化了整车NVH性能。一种新型进气引管结构是现在所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降低进气系统引气管口的噪声的进气引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进气引管结构,包括引管本体,所述引管本体内部中空;所述引管本体一端与驾驶舱接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相连接;所述引管本体包括降噪用的波纹管。
所述引管本体还包括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所述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通过波纹管相连接。
所述第一接头管、波纹管以及第二接头管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接头管通过螺纹与驾驶舱内接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接头管通过卡箍固定在空气过滤器上;所述第二接头管端部设有限位环肋。
所述引管本体上设有环形肋和纵向肋,所述环形肋与纵向肋相交分布;所述环形肋和纵向肋分布在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引管结构,通过增设波纹管,利用波纹管波纹结构,达到隔振效果,降低进气口噪声,进而优化车辆的通过噪声。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引管本体,11、波纹管,12、第一接头管,13、第二接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进气引管结构,包括引管本体1,所述引管本体1内部中空;所述引管本体1一端与驾驶舱接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相连接;所述引管本体1包括降噪用的波纹管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引管结构,通过增设波纹管11,利用波纹管11波纹结构,达到隔振效果,降低进气口噪声,进而优化车辆的通过噪声。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管本体1还包括第一接头管12和第二接头管13;所述第一接头管12和第二接头管13通过波纹管11相连接;第一接头管12和第二接头管13的设置;方便了进气引管结构与相邻部件的连接;避免了波纹管11强度较低而不利于其与相邻部件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接头管12、波纹管11以及第二接头管13为一体式结构;这样的设置,使得进气引管结构整体性更强,方便后续步骤和安装,同时简化生产步骤。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接头管12通过螺纹121与驾驶舱内接口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简化了传统的进气引管结构的装配方式,通过螺纹121的旋紧,可以方便第一接头管12与驾驶舱内接口,还避免了需要卡箍等部件进行连接时容易出现干涉还占据车内空间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53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用折叠搬运车
- 下一篇:一种羰基合成生产丙酸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