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活性炭罐微循环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5132.4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1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泓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F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越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8 | 代理人: | 常鑫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活性炭 微循环 杀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活性炭罐微循环杀菌装置,包括水箱、臭氧发生器和水泵,所述水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输入端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水箱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水箱的一侧,所述水箱的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水泵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引水管,一端所述引水管与出水管相连接,另一端所述引水管与过滤管相连接,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水管,通过设置水泵,并通过引水管、出水管、连通管、进出水管等组合成一个微循环系统,通过连通管将过滤后的水体重新输入到水箱中,在此进行二次过滤,增加过滤效率,减少过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活性炭罐微循环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径大多在2~50nm之间,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积,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1500m2,活性炭的一切应用,几乎都基于活性炭的这一特点。
水在进行处理时,通常使用臭氧进行杀菌,通过活性炭来对微小物体进行吸附,以此来对水体进行过滤杀菌,现有的杀菌装置通过安装在管道中间,对水过滤一遍,过滤多遍需要串联安装多个杀菌装置,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处理活性炭罐微循环杀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活性炭罐微循环杀菌装置,包括水箱、臭氧发生器和水泵,所述水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输入端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水箱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水箱的一侧,所述水箱的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水泵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引水管,一端所述引水管与出水管相连接,另一端所述引水管与过滤管相连接,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水管,所述清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的内部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由蜗轮蜗杆组成,蜗杆固定连接有动力涡扇,蜗轮固定连接有扰动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动力涡扇的转动轴与气管之间呈水平设置,所述扰动扇的转动轴与气管之间呈垂直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滤罐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在与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在与进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在与动力涡扇的对应处设置有管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动力涡扇,通过水流的动力来带动涡扇转动,涡扇通过齿轮组将动力传递给扰动扇,当臭氧通过气管进入水箱中时,扰动扇可以加速臭氧和水体的混合速度,使得在流动时,以较快的速度来进行杀菌。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泵,并通过引水管、出水管、连通管、进出水管等组合成一个微循环系统,通过连通管将过滤后的水体重新输入到水箱中,在此进行二次过滤,增加过滤效率,减少过滤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泓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泓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5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