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传感器数据手动采集的接触式子母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84784.6 | 申请日: | 202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6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杰;匡静;赵欣;田恬;杨莉萍;葛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王娜 |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传感器 数据 手动 采集 接触 式子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传感器数据手动采集的接触式子母元件,以解决现有技术读数仪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该子母元件包括子元件以及母元件,子元件包括子元件本体,子元件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子元件线缆缝,母元件包括母元件本体,母元件本体的一侧设有凸台,且母元件本体与子元件本体相匹配,母元件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母元件线缆缝。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式子母元件将传感器线缆芯线缠绕于子元件上,读数仪线缆芯线缠绕于母元件上,子母元件轻靠相合即可快速、稳定测取传感器数据,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现场测试效率,并且能够有效避免读数仪与被测传感器连接处的疲劳损伤,增强系统总体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感器数据手动采集的接触式子母元件。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结构健康监测、建筑基坑监测等监测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土木工程的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中。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监测通常由现场人员使用手持式读数仪人工实测,读数仪的测读线多以插入式或外夹式的方式与被测传感器线缆连接,一个插头或夹头只能用于采集单根线缆数据,因此当待测传感器数量较多或监测频次较高时,需要大量地或经常性地插拔或夹持,这样一来,一方面降低了数据采集效率,额外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另一方面反复地插拔或者夹持加剧了连接处的疲劳损伤,易使插头或线夹内的芯线接头松动,甚至完全脱开、损坏,导致数据不稳或者无数据显示,这类问题的经常性出现将给现场测试工作带来困扰和麻烦,影响实测数据的准确性,阻碍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用于传感器数据手动采集的接触式子母元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传感器数据手动采集的接触式子母元件,包括子元件以及母元件,所述子元件包括子元件本体,子元件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子元件线缆缝,所述母元件包括母元件本体,母元件本体的一侧设有凸台,且母元件本体与子元件本体相匹配,母元件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与子元件线缆缝相对应的母元件线缆缝。
进一步地,母元件线缆缝沿母元件本体的四周开缝,且母元件本体的中部为母元件间隔段。
进一步地,子元件线缆缝沿子元件本体的四周开缝,且子元件本体的中部为子元件间隔段。
进一步地,子元件以及母元件均为绝缘元件。
进一步地,子元件线缆缝及母元件线缆缝的宽度均为0.5mm。
进一步地,子元件线缆缝及母元件线缆缝的开缝长度均为3 mm。
进一步地,子元件本体上间隔开设有4-8个子元件线缆缝,母元件本体上间隔开设有4-8个母元件线缆缝。
进一步地,两侧的所述子元件线缆缝与短边沿之间的间距为5mm,中间的子元件线缆缝之间的间距为10mm。
进一步地,一侧的所述母元件线缆缝与母元件本体的短边沿之间的间距为5mm,另一侧的所述母元件线缆缝与凸台的边沿的间距为10mm,中间的母元件线缆缝之间的间距为10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式子母元件将传感器线缆芯线剥除外层后按统一颜色顺序缠绕于子元件上,读数仪线缆芯线剥除外层后同样按统一颜色顺序缠绕于母元件上,子母元件轻靠相合即可快速、稳定测取传感器数据,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现场测试效率,并且能够有效避免读数仪与被测传感器连接处的疲劳损伤,增强系统总体耐久性。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元件线缆缝均沿四周开缝,且中部实体段,方便放置线缆,且可定位线缆。且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缆缝缝数,结构较简单,且实用性很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4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自动化机房机柜
- 下一篇:一种仓库存量管理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