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84649.1 | 申请日: | 202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0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华;陈桂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62 | 分类号: | A01G18/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欢欢 |
| 地址: | 523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采摘 农业技术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菇生产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包括支持架以及支持架表面焊接的横托杆,所述横托杆的上表面焊接有承托组件,且所述承托组件位于支持架的内部,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板、连接杆和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分别套在连接杆的两端,所述套管焊接固定在承托板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焊接有限位板;通过支持架内安装的承托组件,便于承托组件对平菇种植基进行支持,增加了平菇种植基与空气接触的便捷性,提高了平菇生产的空间体积,同时承托组件通过支持架表面焊接的横托杆进行支持,同时承托组件由承托板、连接杆和套管构成,且套管安装在连接杆的两端,承托板焊接在套管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菇生产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
背景技术
平菇生产架,用于放置平菇种植基的架子,使得平菇在平菇种植基上生长,平菇也称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中国台湾又称秀珍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平菇芽管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结合(质配)后,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在隔膜上有锁状联合。双核菌丝借助于锁状联合,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分枝,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地进行生长繁殖。传统的平菇生产架在生产时,对不同长度的平菇进行限位稳定性不足,同时造成不同长度的平菇种植基进行定位不便捷,同时平菇生长空间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具有对不同长度的平菇生长基进行限位便捷稳定,同时平菇生长空间大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包括支持架以及支持架表面焊接的横托杆,所述横托杆的上表面焊接有承托组件,且所述承托组件位于支持架的内部,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板、连接杆和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分别套在连接杆的两端,所述套管焊接固定在承托板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焊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杆位于套管内的外部套有压缩弹簧,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板接触,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管的内表面接触,所述承托板的两侧表面均焊接有侧挡板,所述承托板的表面开设有透气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持架内部的承托组件等间距分布,且所述承托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板为“L”字形的板状构件,且每个所述承托组件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承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板下表面焊接的套管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承托组件下表面设置有两根横托杆,且所述横托杆与套管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板与侧挡板垂直,且两个所述承托板单侧表面焊接的侧挡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气窗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采摘的农业技术平菇生产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缩弹簧为螺旋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持架内安装的承托组件,便于承托组件对平菇种植基进行支持,增加了平菇种植基与空气接触的便捷性,提高了平菇生产的空间体积,同时承托组件通过支持架表面焊接的横托杆进行支持,同时承托组件由承托板、连接杆和套管构成,且套管安装在连接杆的两端,承托板焊接在套管的表面,同时连接杆插入套管内的端部焊接有限位板,且压缩弹簧套在连接杆的外部,便于两个套管在连接杆的端部进行间距调节,增加了两个承托板对不同长度的平菇种植基进行限位支撑的稳定性,通知增加了平菇种植基放置在便捷性,同时承托板侧表面焊接的侧挡板,便于侧挡板对平菇种植基进行定位,同时承托板表面开设的透气窗,便于平菇种植基放置时端部进行透气,便于平菇环绕生长在平菇种植基的四周,提高了平菇生产的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4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主动防护头枕装置的防护组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灯罩的LED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