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雕铣机防静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3140.5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0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常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孙瑞峰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雕铣机防 静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雕铣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雕铣机防静电结构,其包括雕铣机本体;雕铣机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接机壳,接机壳的右侧连接有导线,导线的末端与接地壳的顶部相连接,接机壳左侧的中部设置有磁铁,接机壳左侧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杆槽,第一杆槽内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一导电杆;接地壳底端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杆槽,第二杆槽内置有第二弹簧和第二导电杆,接地壳内部的右侧设置有配重块,接机壳右侧的中部与接地壳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导电机构,雕铣机本体产生的静电时,将直接导入地面处,将大大提高雕铣机本体对材料加工时的精准和加工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雕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雕铣机防静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雕铣机在进行工件加工时,切屑较多,由于静电作用,会沾在雕铣刀具和产品上,影响雕铣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雕铣产品的雕刻精度。
现有技术中的雕铣机不具备防静电结构,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时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无法快速对雕铣机形成静电处理,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雕铣机防静电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雕铣机防静电结构,通过设置有导电机构,雕铣机本体产生的静电时,将直接导入地面处,将大大提高雕铣机本体对材料加工时的精准和加工的质量,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雕铣机防静电结构,包括雕铣机本体;
雕铣机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接机壳,接机壳的右侧连接有导线,导线的末端与接地壳的顶部相连接,接机壳左侧的中部设置有磁铁,接机壳左侧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杆槽,第一杆槽内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一导电杆;
接地壳底端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杆槽,第二杆槽内置有第二弹簧和第二导电杆,接地壳内部的右侧设置有配重块,接机壳右侧的中部与接地壳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导电杆末端的中部相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杆末端的中部相连接。
优选的,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杆槽的内壁相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电杆的末端相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杆槽的内壁相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杆的末端相连接。
优选的,磁铁与雕铣机本体为磁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导电机构,雕铣机本体产生的静电时,将直接导入地面处,将大大提高雕铣机本体对材料加工时的精准和加工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将利于赋予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弹力,第一导电杆接紧密贴合在雕铣机本体的侧壁,第二导电杆将紧密的贴合在地面处,保证静电高效的传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雕铣机防静电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雕铣机防静电结构的接机壳与接地壳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雕铣机本体;2、接机壳;3、导线;4、接地壳;5、把手;6、磁铁;7、第一杆槽;8、第一弹簧;9、第一导电杆;10、配重块;11、第二杆槽;12、第二弹簧;13、第二导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华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3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酸铁锂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