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轮机及其引气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82695.8 | 申请日: | 202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7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军;邓双国;王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C7/04 | 分类号: | F02C7/04;F02C3/06;F02C7/06;F01D5/02;F01D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轮机 及其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气组件,能够有效减少冷却气流的沿程温升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为实现前述一个目的的引气组件包括引气流道、第一引气部、第二引气部、封严部以及第三引气部。引气流道设置于低压涡轮轴中,第一引气部、第二引气部分别设置于低压涡轮轴的两端,并分别允许气流出入引气流道,封严部设置于高压涡轮盘上,位于第二引气部的上游侧,并封闭气体流道。第三引气部设置于高压涡轮盘上,位于封严部的上游侧,将气体流道与外部腔体连通。其中,支点前腔与气体流道之间由高压涡轮盘壁体封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及其引气组件。
背景技术
民用航空涡扇发动机空气系统一般从压气机引气,流经管路或者压气机内部盘腔、轴腔等结构,流至涡轮端,对涡轮机匣、盘、叶片等热端部件进行冷却后,直接排入主流或者经轮缘封严结构排入主流。
冷却气流流经盘腔、轴腔等结构时,由于盘轴等壁面温度较高,由于对流换热等影响,气体沿程均会有温升。因此,如何合理的控制气流沿程温升是目前空气系统设计中尚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气组件,能够有效减少冷却气流的沿程温升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其包括前述引气组件。
为实现前述一个目的的引气组件,用于燃气轮机中,所述燃气轮机包括沿流路依次设置的支点封严引气腔、高压压气机盘、高压涡轮盘以及轴承座,所述高压涡轮盘与所述轴承座之间围出有支点前腔,低压涡轮轴于内侧自所述支点封严引气腔延伸至所述轴承座,外侧周侧具有气体流道,所述引气组件包括:
引气流道,设置于所述低压涡轮轴中;
第一引气部,设置于所述低压涡轮轴靠近所述支点封严引气腔的一端,允许气流自所述第一引气部进入所述引气流道;
第二引气部,设置于所述低压涡轮轴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允许气流自所述第二引气部从所述引气流道流出;
封严部,设置于所述高压涡轮盘上,位于所述第二引气部的上游侧,并封闭所述气体流道;以及
第三引气部,设置于所述高压涡轮盘上,位于所述封严部的上游侧,将所述气体流道与外部腔体连通;
其中,所述支点前腔与所述气体流道之间由高压涡轮盘壁体封闭。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气部和/或所述第二引气部为开设于所述低压涡轮轴上的通孔。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为沿所述低压涡轮轴周向开设的多个。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封严部突伸出所述高压涡轮盘设置的篦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引气部为开设于所述高压涡轮盘上的引气孔。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低压涡轮轴的外周侧套设有空气导管,所述气体流道形成于所述低压涡轮轴与所述高压压气机盘、所述低压涡轮轴与所述空气导管、所述低压涡轮轴与所述高压涡轮盘之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引气部将所述气体流道与篦齿盘前腔相连通。
为实现前述另一目的的燃气轮机,采用如前所述的引气组件引导冷却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本引气组件通过将支点封严冷气引入到低压涡轮轴及轴心通风管之间的环形通道中进行流通,能够有效的与压气机盘等热端部件隔离,能有效的控制沿程温升,从而控制封严冷气温度,安全的保障封严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2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