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风速的工位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2344.7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4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6 | 分类号: | F24F11/56;F24F11/64;F24F11/74;F24F11/89;F24F11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董晨楠 |
地址: | 31002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风速 送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风速的工位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1),送风管(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送风管(1)内设有电动风阀(4),出风口(3)处设有风速传感器(5);还包括控制器(6),控制器(6)输入端连接有超声波传感器(7),控制器(6)输出端与电动风阀(4)相连,控制器(6)的输入端还与风速传感器(5)相连;所述超声波传感器(7)包括固定于送风管(1)侧面的接收器(701),还包括佩戴于工位人员上的发射器(702)。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调节风速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调风速的工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对于大空间如工厂通常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及热舒适水平,但此种空调方式对全房间空气进行降温或升温,较为浪费能源。对于室内人员工位相对固定的情况,也有采用工位送风形式的空调系统,工位送风是把处理后的空气以固定的风速直接送到工作岗位,营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舒适环境。工位送风保证了室内人员健康舒适,同时也避免了全室空气降温或升温带来的能源浪费。但很多情况下人员工位不是固定在一个点,而是一个有限的区域,人员需要在这个区域内走动。当人员移动到距离风口相对较远的位置时,较低的送风风速便不能有效的将处理后的空气送至人员所在位置;而将工位送风系统设置较高的风速,当人员距离风口较较近时,又会带来不舒适的吹风感;最后若人员离开工位区域时,仍然给工位送风将会浪费很多的能源。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无法调节风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风速的工位送风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调节风速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风速的工位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送风管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送风管内设有电动风阀,出风口处设有风速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有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输出端与电动风阀相连,控制器的输入端还与风速传感器相连;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固定于送风管侧面的接收器,还包括佩戴于工位人员上的发射器。
前述的一种可调风速的工位送风装置中,所述电动风阀包括驱动器,驱动器连接有位于送风管内的转动杆,转动杆上设有风阀。
前述的一种可调风速的工位送风装置中,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经wifi连接。
前述的一种可调风速的工位送风装置中,所述风速传感器经连接杆固定在送风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送风管内设置电动风阀用于调节出风风速的大小,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风速传感器监测出风口风速,同时将超声波传感器的接收器设置在送风管的侧面、将发射器佩戴在工位人员,用于实时采集工位人员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控制器根据人员与送风口之间的距离变化来调节电动风阀的开闭程度,实现送风风速的调节,达到提升人员舒适性的目的,还能够有效降低空调能耗,达到节能目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调节风速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送风管,2-进风口,3-出风口,4-电动风阀,5-风速传感器,6-控制器,7-超声波传感器,8-连接杆,701-接收器,702-发射器,401-驱动器,402-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2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激光投影镜头
- 下一篇:透印防揭启保险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