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OGO PIN插针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79604.5 | 申请日: | 202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0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付泽枫;曹建平;李垚;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东坑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ogo pin 插针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OGO PIN插针机,包括有机架、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插针装置、去料装置、铆压装置、折弯装置以及整形装置;该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输料槽和第二输料槽;该插针装置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和第二输料槽之间;该去料装置、铆压装置、折弯装置和整形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侧旁,并沿第二输料槽依次排布。通过设置有插针装置、去料装置、铆压装置、折弯装置以及整形装置,使之能同时完成端子插接、剥离料带、将端子铆压到位、折弯端子以及整形折弯角度等多道工序,能实现插接折弯端子组装成品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不仅极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生产过程也更为简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组装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POGO PIN插针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连接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连接器的生产加工也越来越重要,现有的加工过程中在将端子插接进塑胶中时,需要经历多道工序的配合才能完成,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且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时多道不同的工序需要用到多台不同的设备,不仅成本更高,而且生产过程也较为繁琐,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POGOPIN插针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POGO PIN插针方式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成本大以及生产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POGO PIN插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插针装置、去料装置、铆压装置、折弯装置以及整形装置;该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料带端子的第一输料槽和用于输送塑胶的第二输料槽;该第一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第一上料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输料槽的输入端连通;该第二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第二上料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输料槽的输入端连通;该插针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开口,该插针装置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和第二输料槽之间;该去料装置、铆压装置、折弯装置和整形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侧旁,去料装置、铆压装置、折弯装置和整形装置沿第二输料槽依次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料槽和第二输料槽互相平行地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一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设置于第一输料槽的侧旁并位于插针装置的前方,送料装置包括有送料盘和第一驱动机构;该送料盘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输料槽的侧旁并部分伸入第一输料槽中,送料盘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料带端子上的卡孔配合的卡齿;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送料盘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针装置包括有活动座、切料杆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活动座可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和第二输料槽的侧旁,活动座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该第一容置槽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连通;该切料杆固定在机架上并夹设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和活动座之间,切料杆下端具有一刀具,刀具位置与料带位置对应;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活动座来回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去料装置包括有去料板、第三驱动机构以及废料盒;该去料板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第二输料槽的正上方,去料板的下端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该卡槽与料带中的端子配合;该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去料板上下来回活动;该废料盒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和去料板的正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铆压装置包括有铆压板和第四驱动机构,该铆压板可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输料槽的侧旁;该第四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铆压板来回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9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