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77186.6 | 申请日: | 202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4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宗家欢;徐晨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华达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G3/1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换热器 | ||
一种新型换热器,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都十分受水垢的困扰,长期使用的换热器内部都有大量水垢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换热器的工作,清理时需要将换热器拆开进行人工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其包括外壳、第一刮架和第二刮架,所述外壳一端的中部设置有热水进口,外壳顶端靠近一端位置处开设有冷水入口,外壳顶端靠近另一端位置处开设有冷水出口,冷水出口的一侧插接有第一转轴,冷水入口的一侧插接有第二转轴,外壳内壁中嵌入设置有冷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换热器内壁的水垢进行刮除,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第一刮架和第二刮架交错焊接,这样内腔内壁处均可进行刮除,刮除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具体为一种新型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乙二醇二乙酸酯在进行生产时需要采用换热器。
市面上大部分换热器都十分受水垢的困扰,长期使用的换热器内部都有大量水垢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换热器的工作,清理时需要将换热器拆开进行人工清理,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换热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都十分受水垢的困扰,长期使用的换热器内部都有大量水垢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换热器的工作,清理时需要将换热器拆开进行人工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热水进口、热水出口、冷水入口、冷水出口、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轴承、冷水管、内腔、连接柱、第二轴承、第三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刮架和第二刮架,所述外壳一端的中部设置有热水进口,外壳另一端的中部设置有热水出口,外壳顶端靠近一端位置处开设有冷水入口,外壳顶端靠近另一端位置处开设有冷水出口,冷水出口的一侧插接有第一转轴,冷水入口的一侧插接有第二转轴,外壳内壁中嵌入设置有冷水管,外壳的中部开设有内腔,外壳的内部通过连接柱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中部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三转轴的一侧焊接有若干个第一刮架,第三转轴的另一侧焊接有若干个第二刮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第一轴承与外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刮架与第二刮架交错焊接。
优选的,所述冷水入口和冷水出口与冷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与外部电机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对外壳中的内腔的侧壁上的水垢进行清除时,外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第一轴承的配合下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三转轴与第二轴承的配合下转动,第三转轴带动其上安装的第一刮架和第二刮架转动,第一刮架和第二刮架转动即可对内腔侧壁上的水垢进行刮除,刮除的水垢随着内腔内的水流流出,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第一刮架和第二刮架交错焊接,这样内腔内壁处均可进行刮除,刮除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换热器内壁的水垢进行刮除,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第一刮架和第二刮架交错焊接,这样内腔内壁处均可进行刮除,刮除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华达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华达换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7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