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导电功能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76351.6 | 申请日: | 202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5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卿;臧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 地址: | 4014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导电 功能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薄膜制造领域中的一种复合导电功能薄膜,克服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由于首次充电消耗锂离子从而能量密度降低的缺陷,能够补充锂离子电池因为首次充电而消耗的锂离子。该薄膜包括第一薄膜基材层、第二薄膜基材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层,混合层包括薄膜层和补锂层,混合层与第二薄膜基材层之间设有耐高温海绵层,第一薄膜基材层和第二薄膜基材层的表面均设有金属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的复合导电功能薄膜。
背景技术
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称之为二次电池或者蓄电池。而在蓄电池中,锂离子电池是其中前景最好,使用范围最广的能量存储方式,这一点可以从每年市场上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看出来。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倡导,以及全球变暖的现实决定的。但是,虽然使用能量存储装置(如锂离子电池)来替代化石原料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由于电池首次充电等所消耗的锂离子,使得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下降,这无疑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等能量存储装置的发展。
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导电功能薄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复合导电功能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薄膜基材层、第二薄膜基材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基材层之间的混合层,
所述混合层包括薄膜层,所述薄膜层上设有若干排并行设置的凹痕,所述凹痕内填充有补锂层;
所述混合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基材层之间设有耐高温海绵层;
所述第一薄膜基材层和所述第二薄膜基材层的表面均设有金属层。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基材层和所述第二薄膜基材层的厚度均为1-2μ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层的厚度为500-1000n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层的表面设有有机薄膜层,所述耐高温海绵通过所述有机薄膜层与所述混合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薄膜层的厚度为20-50nm。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薄膜层为有机锂盐溶剂涂覆后形成的薄膜。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镍铜合金层和位于所述镍铜合金层表面的铜层。
进一步的,所述镍铜合金层的厚度为30-100nm。
进一步的,所述铜层的厚度为500-1000n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层薄膜基材层之间设置混合层,混合层包括间隔设置的薄膜层和补锂层,并通过耐高温海绵覆盖于补锂层表面,可以给锂离子电池补充因为电池首次充电生成的SEI膜从而消耗掉的锂离子,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相较于传统的补锂结构,如锂箔补锂等,其安全性能更高,并且,通过使用与在第一薄膜基材层和第二薄膜基材层上镀上金属层的相同设备来在凹痕中设置锂金属的设备,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设备来实现上述操作,这也大大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金属层;2-第一薄膜基材层;31-薄膜层;32-补锂层;4-有机薄膜层;5-耐高温海绵层;6-第二薄膜基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6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标识牌镶嵌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智能悬架的减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