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动物针灸的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75634.9 | 申请日: | 202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廖柳;秦威城;林庭烽;廖怡茹;黄子殷;余富勇;曾子又;张雨琴;逄伊然;徐文杰;陈佳浩;艾克达·铁木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D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动物 针灸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动物针灸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栏、第二伸缩栏、第三伸缩栏、第四伸缩栏、第一弹性网、第二弹性网,以及用于固定待针灸动物的固定件;所述第一伸缩栏与所述第三伸缩栏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栏与所述第四伸缩栏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性网与所述第二弹性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栏、所述第二伸缩栏、所述第三伸缩栏、所述第四伸缩栏、所述第一弹性网、所述第二弹性网共同围合形成具有用于困住待针灸动物的腔体的方笼,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伸缩调节自身的大小,从而使得腔体的大小发生改变,便于实验者根据待针灸动物的大小进行调节,属于医学试验器材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试验器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动物针灸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针刺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于针灸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鼠作为众多针刺机制研究的常用试验载体,其传统的针灸固定方法多采用手抓或钟罩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大鼠合作性差和易出现攻击行为等问题,极易导致实验人员被大鼠咬伤抓伤,甚至引发相关疾病。现今所采用的大鼠固定装置并未暴露躯体部位,仅四肢部位暴露在外,实验者仅能对大鼠的四肢进行针灸操作,无法对大鼠的胸部、腹部、背部多个部位同时进行双面针刺,而且现今所采用的大鼠固定装置大小固定不变,老鼠体积太大就会很容固定,老鼠体积太小则老鼠挣扎的空间过大,造成固定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动物针灸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伸缩调节自身的大小,从而使得腔体的大小发生改变,便于实验者根据待针灸动物的大小进行调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动物针灸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栏、第二伸缩栏、第三伸缩栏、第四伸缩栏、第一弹性网、第二弹性网,以及用于固定待针灸动物的固定件;所述第一伸缩栏与所述第三伸缩栏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栏与所述第四伸缩栏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性网与所述第二弹性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栏、所述第二伸缩栏、所述第三伸缩栏、所述第四伸缩栏、所述第一弹性网、所述第二弹性网共同围合形成具有用于困住待针灸动物的腔体的方笼,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腔体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伸缩栏、所述第二伸缩栏、所述第三伸缩栏、所述第四伸缩栏均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第一伸缩栏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栏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栏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三伸缩栏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栏的伸缩端与所述第四伸缩栏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栏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栏的伸缩端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伸缩栏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三伸缩栏的固定端铰接,所述第三伸缩栏的伸缩端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四伸缩栏的伸缩端上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三伸缩栏的伸缩端与所述第四伸缩栏的伸缩端通过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吸合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三伸缩栏的伸缩端上还设有第一轮齿,所述第一轮齿的轴线与所述第三伸缩栏的伸缩端的伸缩方向垂直,所述第四伸缩栏的伸缩端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轮齿啮合的第二轮齿,所述第二轮齿的轴线与所述第四伸缩栏的伸缩端的伸缩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弹性网和所述第二弹性网均呈四方状;所述第一弹性网和所述第二弹性网均具有第一顶点、第二顶点、第三顶点,以及第四顶点;
所述第一弹性网的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一伸缩栏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网的第二顶点与所述第三伸缩栏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网的第三顶点与所述第四伸缩栏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网的第四顶点与所述第四伸缩栏的固定端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网的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一伸缩栏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网的第二顶点与所述第三伸缩栏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网的第三顶点与所述第四伸缩栏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网的第四顶点与所述第四伸缩栏的固定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5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多层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加热锅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