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2281.7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倪捷;张芳勇;王松根;冯春献;傅国平;陈校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42;H01M10/6554;H01M50/24;H01M50/249;H01M50/258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维律师事务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苍 |
地址: | 3212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导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包括锂电池组、电池盒、电池BMS板,锂电池组由若干块电芯堆叠形成并设于电池盒内,电池BMS板设于锂电池组上,还包括电芯散热板、电池盒散热器,电芯散热板的数量与电芯数量相匹配,电芯散热板设于相邻两块电芯的间隙中,电池盒散热器设于电池盒外侧并部分伸入电池盒内与电芯散热板连接。电芯散热板设于相邻两块电芯的间隙中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且电芯散热板采用金属材质,其具更好的导热性;电池盒散热器与电芯散热板配合能够加速锂电池组内热量项外界传递,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从而保护锂电池组不受工作效率、不受其自身热量影响,更杜绝热量聚集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新国标的深度执行,电动车的锂电化已成为最新的产品方向,但锂电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一直阻碍着锂电池的应用。现有的锂电池未规范电池内部的温度均衡,锂电池电芯在工作时单节电芯发热不一致,均会加剧电芯的老化,甚至影响安全。现有技术大都采用灌胶的方案,即将导热的硅胶注入电池盒内部实现导热,这种方案的弊端是导热性能不佳,容易造成电芯与电芯之间的热量聚集,导致发生事故。对于上述问题,亟待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导热的硅胶注入电池盒内部实现导热的方案,其导热性能不佳,容易造成电芯与电芯之间的热量聚集,导致发生事故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包括锂电池组、电池盒、电池BMS板,所述锂电池组由若干块电芯堆叠形成并设于所述电池盒内,所述电池BMS板设于所述锂电池组上,还包括电芯散热板、电池盒散热器,所述电芯散热板的数量与所述电芯数量相匹配,所述电芯散热板设于相邻两块电芯的间隙中,所述电池盒散热器设于电池盒外侧并部分伸入电池盒内与所述电芯散热板连接。
电芯散热板设于相邻两块电芯的间隙中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且电芯散热板采用金属材质,其具更好的导热性;电池盒散热器与电芯散热板配合能够加速锂电池组内热量项外界传递,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从而保护锂电池组不受工作效率、不受其自身热量影响,更杜绝热量聚集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还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呈“匚”型,所述导热板采用半包围式结构包围所述锂电池组的上侧、下侧以及与所述电芯散热板相应的一侧,所述电芯散热板通过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电池盒散热器连接。
“匚”型的导热板与锂电池组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使锂电池组快速降温。同时导热板也能增大与电芯散热板的接触面积,加快导热板与电芯散热板的热传递速度,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所述导热板上端与所述电池BMS板上的发热元器件连接。
导热板上端连接电池BMS板上的发热元器件,能有效的降低电池BMS板工作时元器件所释放的温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所述电芯散热板呈“L”型,所述电芯散热板的第一端位于相邻两块电芯的间隙中,所述电芯散热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导热板。
电芯散热板的第一端用于吸收电芯上的热量,电芯散热板的第二端用于快速传递第一端所吸收的热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所述电芯散热板的第一端的长度与所述电芯的宽度相适配。
电芯散热板的第一端的与电芯的宽度适配时,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电芯散热板吸热性能,提升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导热结构,所述电芯散热板的第二端的长度与所述电芯的厚度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2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孢菇菇柄自动切割装置
- 下一篇:测温显示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