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监控设备用降噪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0223.0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8;G10K11/162;H05K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单军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监控 备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监控设备用降噪机构,安装在尾气监控设备与汽车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支撑组件,当路面颠簸时,能够对尾气监控设备提供多级缓冲及减震,能够避免设备内部的电路板松脱,进而避免电路板与壳体碰撞出现噪音,同时也避免了设备损坏,实用性强;还设置有为刨花板的减震板,刨花板具有良好的吸音及隔音性能,可吸收缓冲组件、支撑组件活动时产生的声音,降低缓冲时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气监控设备用降噪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是汽车使用时产生的废气,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汽车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尾气监控装置来实时检测汽车尾气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传统的汽车尾气监控装置固定安装在汽车内部,行驶过程中若车辆路过颠簸路面,汽车尾气监控装置容易振荡,严重时其内部电路板与壳体之间松脱,甚至导致线路连接失效,影响使用,其内部电路板与壳体之间撞击还会出现异响,影响驾驶。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监控设备用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缓冲组件、支撑组件、底板、减震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上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上安装有安装板;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板、侧板、支撑件、缓冲颗粒,所述固定板有2个且上下设置,2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安装有支撑件,2个所述固定板外端通过转轴安装有侧板,2个所述固定板的侧板之间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板及侧板形成外壳,所述外壳内填充有缓冲颗粒;
所述支撑件前后方向的纵向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支撑件左侧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小于支撑件右侧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所述支撑件右侧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缓冲件、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在缓冲件外侧,所述缓冲件为蜂窝结构,所述缓冲件为橡胶材质,所述支撑腿包括支腿、罩壳,所述罩壳内卡接有支腿,所述支腿底端与底板连接,所述支腿与罩壳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罩壳顶端与缓冲组件连接。
所述缓冲颗粒为泡沫球。
所述支撑件为弹簧钢片。
所述减震板为刨花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尾气监控设备与汽车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支撑组件,当路面颠簸时,能够对尾气监控设备提供多级缓冲及减震,能够避免设备内部的电路板松脱,进而避免电路板与壳体碰撞出现噪音,同时也避免了设备损坏,实用性强;还设置有为刨花板的减震板,刨花板具有良好的吸音及隔音性能,可吸收缓冲组件、支撑组件活动时产生的声音,降低缓冲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尾气监控设备、2.底板、3.缓冲件、3-1-1.罩壳、3-1-2.支腿、4.固定板、4-1.侧板、5.支撑件、6.缓冲颗粒、7.减震板、8.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监控设备用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8、缓冲组件、支撑组件、底板2、减震板7,底板2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上安装有减震板7,减震板7上安装有安装板8;
缓冲组件包括固定板4、侧板4-1、支撑件5、缓冲颗粒6,固定板4有2个且上下设置,2个固定板4之间安装有支撑件5,2个固定板4外端通过转轴安装有侧板4-1,2个固定板4的侧板4-1之间通过阻尼转轴连接,固定板4及侧板4-1形成外壳,外壳内填充有缓冲颗粒6;
支撑件5前后方向的纵向截面为梯形结构,支撑件5左侧与固定板4之间的夹角小于支撑件5右侧与固定板4之间的夹角,支撑件5右侧底端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0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