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材抗压强度的检测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69633.3 | 申请日: | 202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7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寇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材 抗压强度 检测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材抗压强度的检测夹具,包括底座、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固定支架由左支撑侧板和左支撑底板组成,移动支架由右支撑侧板和右支撑底板构成,左支撑底板固定在底座上表面左侧顶端,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滑槽,右支撑底座滑动安装在底座滑槽上,右支撑侧板右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固定轴承,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同一个设备对同一批不同直径的检测样品进行检测,优化了传统的检测设备只能对同一直径大小的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的缺点,从而可以简化检测的步骤,提高检测的效率,降低检测的成本,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为密封状态,可以防止检测过程中碎渣崩伤工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材抗压强度的检测夹具。
背景技术
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砂浆、砖、砌块、石材等建筑材料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检测混凝土结构实体抗压强度的方法主要包括钻芯法、回弹法、剪压法、剪切法等。钻芯法结果直接、可靠,但需对所钻取的芯样进行二次切磨加工,对构件损伤大,检测成本高;回弹法操作简便,不损伤构件,但其测试精度低,使用范围小,检测工作量大;剪压法对构件损伤小,但对构件外形及测点部位有特定要求,检测结果受构件配筋情况影响大;剪切法破坏载荷高,对构件损伤小,但对芯样钻取质量要求高,受混凝土骨料粒径尺寸及分布情况影响大。现有技术中对芯样检测法中检测装置只能检测一定直径大小的芯样,因此在检测不同芯样时需要多个检测设备,这不仅为检测带来了麻烦,且相应的检测成本也会随之升高。
因此,发明一种建材抗压强度的检测夹具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材抗压强度的检测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材抗压强度的检测夹具,包括底座,水平相对设置在底座上的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由左支撑侧板和左支撑底板组成,所述移动支架由右支撑侧板和右支撑底板构成,所述左支撑底板固定在底座上表面左侧顶端,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滑槽,所述右支撑底板滑动安装在底座滑槽上,所述右支撑侧板右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固定轴承,所述底座右侧顶端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与第一固定轴承等高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螺筒,所述第一螺筒内螺旋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左侧顶端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轴承上,所述第一螺杆右侧顶端安装有第一转动手环,所述底座侧面上设置有侧板。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底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右支撑底板设置有凸字形板,所述凸字形板可在通槽内左右滑动,所述左支撑侧板与筒槽连接处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侧板顶部安装有左横板,所述左横板上表面开设有横向的横滑槽,所述横滑槽上滑动安装有左竖直板,所述左竖直板中间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限位长孔,所述固定板顶部安装有右横板,所述右横板上表面开设有横向的横滑槽,右侧的所述横滑槽上滑动安装有右竖直板,所述右竖直板中间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限位长孔,所述左竖直板和右竖直板顶部之间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中间安装有第二螺筒,所述第二螺筒内螺旋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顶部安装有第二转动手环,所述第二螺杆底部通过第二固定轴承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部安装有施压头。
优选的,所述顶板和侧板之间安装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顶部通过转动安装轴转动安装在顶板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左右侧面上固定有滑杆,所述限位长孔侧面上开设有滑杆槽,所述滑杆滑动安装在滑杆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建材抗压强度的检测夹具可以使用同一个设备对同一批不同直径的检测样品进行检测,优化了传统的检测设备只能对同一直径大小的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的缺点,从而可以简化检测的步骤,提高检测的效率,降低检测的成本,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为密封状态,可以防止检测过程中碎渣崩伤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9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堆叠式免拆包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卤蛋生产用配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