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巷道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9384.8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6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峰;赵永强;李静;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蓝江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C02F9/0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1 | 代理人: | 刘笑 |
地址: | 05143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巷道 水处理 系统 | ||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巷道位于井下同深度处的水处理单元,以及与所述水处理单元末端连通、以将处理后的净水输送至地表上的泵送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储水池,经由第一输水管道与所述储水池连通的沉淀池,以及经由第二输水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超滤膜过滤器,所述泵送单元与所述超滤膜过滤器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处理单元与巷道同深度设置,进而可将巷道水中的小颗粒煤粉进行沉淀去除,并可通过泵送单元提升至地面上以用于洗澡和冲厕,而由于杂质的去除也减少了泵送时的压力,增加泵送单元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减少泵送单元中水泵的数量,而沉淀产生的泥渣可以就地堆放,不需要额外处理,节省操作和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巷道积水都是先由泵提升到地面以上,然后经过地面上的沉淀池、砂滤池处理后直接回用于洗澡或冲厕,但该方式的处理设施规模庞大,需建立大面积的沉淀池和砂滤池,且巷道水本身水质不稳定,当水中含有小颗粒煤粉时,沉淀和砂滤效果差,导致处理后回用的巷道水水质差,洗澡存在风险;其次,巷道水从井下提升至地面以上需经过多级缓冲提升,提升过程中因水质中煤粉的沉积经常造成管道和泵的堵塞及水质的波动,而经沉淀池、沉砂池处理后池底的渣子还需重新填埋处理,造成操作上的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水处理系统,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巷道水提升地面后处理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巷道位于井下同深度处的水处理单元,以及与所述水处理单元末端连通、以将处理后的净水输送至地表上的泵送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储水池,经由第一输水管道与所述储水池连通的沉淀池,以及经由第二输水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超滤膜过滤器,所述泵送单元与所述超滤膜过滤器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高压泵,于所述第一高压泵下游的第一输水管道上设置射流泵,所述射流泵的吸入口连通有絮凝剂储罐。
进一步的,于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搅拌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定位于所述沉淀池内的搅拌轴,于所述搅拌轴上固连有搅拌叶。
进一步的,于所述搅拌叶上形成有喷嘴,于所述搅拌轴上形成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出水口经由旋转接头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泵送单元包括与所述超滤膜过滤器出水口连通的第三输水管道,以及沿所述第三输水管道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的多个水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矿井下巷道水处理系统,通过将水处理单元与巷道同深度设置,进而可将巷道水中的小颗粒煤粉进行沉淀去除,并可通过泵送单元提升至地面上以用于洗澡和冲厕,而由于杂质的去除也减少了泵送时的压力,增加泵送单元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减少泵送单元中水泵的数量,而沉淀产生的泥渣可以就地堆放,不需要额外处理,节省操作和资源。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煤矿井下巷道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搅拌轴和搅拌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蓝江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蓝江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9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